南平市民政局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群众幸

北京哪个白癜风好 http://m.39.net/pf/a_7497572.html
一、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01

1.社会救助更加有力。自6月1日起全面提高南平市城乡低保标准,5个市区从每人每月元提高到元,5个县从每人每月元提高到元;全市保障城乡低保对象人,累计发放低保金2.1亿元,比年底增加了人,低保覆盖面为1.79%。相应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全市供养城乡特困人员人,累计发放供养金1.06亿元,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人,集中供养人,集中供养率达76.69%,比年底提高了22.52个百分点。实施临时救助人次.27万元,临时救助金使用率.61%;发放困难群众价格临时补贴.02万元。全面推进重点对象主动排查、信息按月比对、城乡低保对象延保渐退机制,实现低保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无缝对接。市本级和政和县在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上做经验交流。认真落实救助管理,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人次,为32名长期滞留人员办理落户安置并纳入特困供养。全面完成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工作,足额发放两项补贴,为3.54万名困难残疾人及3.75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补贴资金.82万元。

2.老区帮扶更加扎实。开展重点时段慰问工作,发放慰问金、物资共计32.25万元。争取万元省级资金补助,修缮18个革命遗址项目(非文保单位),培育打造武夷山、浦城、政和等集中连片建设的原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圈。争取中央扶贫老区专项资金万元,补助老区乡村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建设和开展老区宣传。市本级投入85万元市对县补助资金,支持31个老区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阳光1+1”牵手计划,家社会组织对接97个老区村开展不同形式的支持帮扶。举办了三期老区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对名种植专业户、技术带头人近进行了培训。全面落实革命“五老”人员与重点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同步增长机制,补助标准从元/人/月提高到/人/月,全年下拨革命“五老”人员生活定期补助配套经费42.28万元,医疗补助1.27万元。

3.儿童保障更加到位。扎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全面落实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动态调整机制,全市共有留守儿童人,困境儿童人,%落实留守儿童监护责任,%落实“三个一”动态管理;指导政和县打造的留守儿童关爱保护“4”模式,在全省儿童福利工作培训会议中做典型经验发言。及时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工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摸底造册达人,共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69万元;保障名孤儿和感染儿童,发放资金.59万元。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共安排体检例,购买康复器具2例;开展“孤儿助学工程”,共保障36名孤儿就学;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孤儿办理家庭收养,使79名孤儿回归正常家庭。推动邵武市、建瓯市有序开展“福蕾行动计划”项目,举办关爱活动42场;全面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全市共开展了2场市级活动、14场县级活动、85场乡级活动和场村级活动。

南平市民政局局长吴发胜两节期间到建阳区童游街道童游村慰问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

“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期间,建阳区救助管理站联合社区社工街面巡查,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二、紧握改革试点契机,加快补齐民生事业短板02

1.养老设施布局更加科学。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争取到万元建设49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示范项目,并顺利通过民政部验收。全市新建农村幸福院个,在完成省厅下达80个建设任务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建设个;新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2个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4个。争取.8万元省级资金用于8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2家民办养老机构争取到万元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为82家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争取养老机构补助资金.91万元,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指导邵武市康养中心、建瓯市社会福利中心二期、松溪县生态养老康复中心等大中型养老机构建设。

2.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市新增养老床位张,每千名老人床位数达44.3张,居于全省最高水平。街道和中心城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覆盖率达%,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提高到90.8%。投入万元为全市8万多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年购买50元意外伤害医护保险,全年理赔金额达到万元。全市发放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低保、计生特殊家庭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万元,投入万元为七类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全市人次参加培训,市本级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养老护理人员人次、养老服务管理人员70人次,养老安全员培训班1期,通过培训并考试通过取得安全员证50人。开展一线养老护理员在职奖补和大中专毕业入职奖补工作,发放奖补资金11.58万元。

南平市政府召开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亲自部署推进

梁廉荣副市长深入浦城县看望老人

三、健全社区治理体系,激发基层群众自治活力03

1.基层自治措施更加有力。持续开展村(居)换届选举“回头看”,清理或劝退涉黑涉恶人员11人。全市个村健全完善了村民会议、户代表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在村务监督中的作用。创建了20个村规民约模范示范村,推动村规民约在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中发挥积极作用;将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完成率、合规性纳入乡镇文明创建、文明村创建考核指标,推动全市个村全面完成新一轮村规民约修订工作。提升乡镇服务能力建设,收集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典型案例集8个。

2.社区治理成效更加显著。在个社区和个村设立民主议事厅,开展协商场次,协商事项件;规范可由基层组织出具证明11项,不应由基层组织出具证明20项。完成智慧社区建设,录入个社区、个村、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基本信息。在10个社区开展社区综合服务建设。在个社区开展“一站式”服务社区,共接待来访、咨询、办事群众46.25万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困难3.15万件,免费代理13.51万人次。推进社区治理纵深发展,落实新建住宅区4‰、农村3‰社区综合服务用房多平方米;创新疫情防控社区治理机制,武夷山市《“小人物”汇聚“大能量”》、浦城县《“三长”齐发力社区更美丽》被中国社会治理研究协会评为全国城乡社区疫情防控优秀案例;督促县(市、区)落实省关心关爱社区工作者15条措施,帮助心理疏导的城乡社区工作者人,时长共小时;持续实施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计划,面向社会公开招募45名服务社区高校毕业生;

3.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梳理民政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下发《0年扫黑除恶工作要点》、《乡村治理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案》、《民政系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等文件,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殡葬改革、社会组织管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坚持深挖整治、长效常治一体推进,建立了5项长效机制,民政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管理更加规范,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更加显著,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长效机制更加健全。

疫情期间:邵武市向南社区坚持“隔离不隔爱,温暖社区人”采取订单式服务,让返乡人员感受亲情

四、完善社会工作管理,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04

1.社会工作体系更加健全。持续鼓励社会各类人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全市报名总人数人,报名人数创历年新高。加强社会工作项目的审核和指导,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工作“山海协作”,通过第三方购买服务方式对社工机构骨干进行3次线上和3次线下督导培训,开展第三方社会工作项目评估和审计。争取万元省级资金,支持南平市社工机构开展34个三社联动项目。邵武市春暖社工服务中心《造“血”扶贫把“根”留住》、南平市扶贫开发协会《精准发掘小白菜形成扶贫大产业》被国务院扶贫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全国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案例50佳。邵武市龙斗村通过“三社联动”实现脱贫致富,振兴发展,被中央农办、中宣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司法部联合表彰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规范志愿者队伍管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度,激发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开展志愿服务组织星级认证,激励志愿服务组织争先创优。全市共标识志愿服务组织47家,志愿者总数达43.94万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1.13万余个,志愿服务团体个,志愿服务时长.08万小时。

2.社会组织监管更加到位。加大社会组织年报的指导服务,家社会组织参报,参报率达80.64%,审核通过家,审核通过率达96%,年报率位居全省前列。加大“双随机”执法检查力度,市本级抽查社会组织33家,抽查比例由原来7.25%提升至10%;通过采购第三方审计和评估服务,完成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注销审计、执法抽查审计61家,完成社会组织评估5家。加强对违法违规社会组织监管,对市本级4家长期未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予以撤销登记处罚立案,对2家“僵尸社会组织”予以撤销登记处罚。加强社会组织信用惩戒管理,对全市未参加和未按规定年报的家社会组织列入异常名录管理,将17家被撤销登记处罚的社会组织列入严重失信人员名单。加强全市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的社会监督,集中公示市、县两级社会组织家。全面完成家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深化“党建+行业服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建立“南平市闽北互动志愿者协会”和“南平市金太阳”两个党建示范点;19家社会组织按照“兼合式党支部工作指引”和“委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指引”开展党建工作。

3.依法行政更加规范。积极开展《民法典》宣贯工作,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局机关集体学习3次、深入基层宣传7次;加强民政法治队伍建设,组织市县两级名民政干部职工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市民政局审批窗口全面推行“互联网+审批”政务服务,市本级全年受理办结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件,其中通过网上申报件,互联网办件率97%,当天办结率达%。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审批办事时效对标全省先进地市,将40个事项未达到全省最短承诺办结时限的事项再压缩、再提速,其中35项审批服务事项改为即办。全面完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十五同”民政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梳理,审批事项由原来的40项减少到33项。

南平市闽北互动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进社区

五、健全专项事务管理,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水平05

1.社会事务服务更加优质。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对,离婚登记对;推动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武夷山市被列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县;拓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全面推广邵武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离前三调”模式,10县(市、区)全面成立婚姻调解室,共调解对,调解成功对,成功率为29.31%。将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修订,向全市推广松溪在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的“”做法,有效遏制丧事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等不良风气;严查违规土葬,实行全境遗体火化,全市火化率多年保持在99.8%以上;加快武夷新区城市公益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骨灰楼堂项目建设,完成60个农村公益性骨灰楼堂建设项目;指导殡仪馆做好殡葬行业标准化工作,顺利完成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做好福利彩票发行监管工作,全年共发行福利彩票0.92亿元。

2.区划地名管理更加有序。服务行政中心搬迁,完成《南平市行政中心生活服务指南》编制出版发放工作。完成延平区、武夷新区18条新建道路和4座公园名称命名工作。完成块武夷新区已建设道路标准地名牌设置工作;指导建阳区开展增设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完成全市4条县级界线公里15个界桩和3个县的51条乡级界线.86公里的联检工作。扎实开展创建平安边界工作,全年边界地区平安稳定。

3.慈善事业发展更加壮大。组织南平市慈善组织参加省上第三届“善行八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全市有1个项目获得三等奖、1个优秀奖、2个组织奖。继续实施“医疗慈善救助”,市慈善总会出资万元,共救助贫困户19万人次。继续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全市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捐款,共募集善款万元。继续开展“华厦光明行”,出资万元为名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继续开展“心动八闽”为7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免费手术。开展“情系低保户、新春送彩电、圆梦慈善行”活动,为全市家中无彩电的低保户、特困人员捐赠彩电台。

南平市民政局、南平市慈善总会、福建省广电网络集团南平分公司开展“情系低保户、新春送彩电、圆梦慈善行”活动,为全市户家中无彩电的低保户、特困人员捐赠彩电

六、统筹疫情防控,筑牢安全防线06

低保救助审批手续全面下放至乡镇,临时救助最高额度及时提高;特困人员临时委托照料责任人一对一照料服务全面落实;足额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万元。全市救助管理机构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严把进(离)站关,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设置隔离观察点。全市家养老机构、11家儿童福利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无一发生疫情,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分类落实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房屋结构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设置综合协调组、信息化平台组、养老儿童设施组、救助设施组、殡仪管理设施组等5个机构,全面推进南平市民政领域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年项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隐患、20处房屋结构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依法取缔4家不符合开办条件的养老机构。

武夷山市愉悦社工与团市委一医院急症科一线防疫医护人员

供稿:南平市民政局文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xw/6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