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泥制作技艺鲁庵印泥潜泉印泥制作技艺

印泥制作技艺在上海地区的重要代表主要是鲁庵印泥和潜泉印泥。

鲁庵印泥是印泥中的上品,具有“印色鲜艳雅丽、质薄匀净,细腻而粘稠度高,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的特点,故用此印泥,即便连钤细元朱文印十方,印文也不会走样,一批珍贵的篆刻名作也唯有在鲁庵印泥的衬托下才能完整地展现出来。

(张鲁庵亲制的四九印泥。在缸盖里他手书:“四九,一九五三年七月二日制”。)

创始人张鲁庵(-),名咀英,号鲁庵,浙江慈溪人,后定居上海。他系统地整理了古代油朱印泥制作的具体工艺,斥巨资从国外进口设备,又聘请复旦大学化学,物理专家陈灵生教授,把史籍中记载的印泥制作方法逐一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从到年的19年间,张鲁庵进行了数百次一丝不苟的试验,研究朱砂、蓖麻油、艾绒三种制作印泥的主要原料的质量标准和最佳搭配比例,以及有关辅料的合理添加、制作过程中的加工要求等问题,把其中53次比较成功的配方和加工方法作了仔细记录,再经过进一步的完善,终于研制出了三种鲁庵印泥的配方:朱砂印泥、朱磦印泥、和合印泥。这三种印泥印色彩鲜艳雅丽、质薄匀净,细腻而粘稠度高,可以达到热天不烂,寒天不硬,永不褪色的技术要求。

(张鲁庵,他青年时从著名篆刻家赵时棢为师,搜有秦汉及名家遗印一千五百多钮,印谱四百余种,善制刻印刀,尤其是研制出名闻中外的“鲁庵印泥”而留得佳话)

由于鲁庵印泥在众多同类中独树一帜,海派书画名家吴湖帆、贺天健,书法家高振宵、王福庵,篆刻大家陈巨来等都慕名使用该印泥,因而鲁庵印泥也常被作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相关部门进行书画鉴定的重要依据,其影响也波及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受到众多书画家们的欢迎。

(印泥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高式熊)

潜泉印泥创始人吴隐(-),号潜泉,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西冷印社创始人之一。

潜泉印泥主要依靠手工操作,选料严格,分档去粗存精,拣尽杂质。生产时精工细作,调拌轻重均匀,锤打有度,上下梳理,比例精确。潜泉印泥质量上乘,关键在于研制了一套独特的人工精炼油脂。以此油生产出来的印泥,粘稠而不干,富有弹力,细腻浓厚,冬天不凝冻,夏天无渗油之患。

(印泥是硃料、油剂、艾绒三者的混合,操作过程包括研硃、搓艾和制油三道工序)

潜泉印泥品种繁多,色泽齐全,有红、黄、蓝、绿、白、黑、金、银、旧色、深红色等。其最大的特点是:细腻浓厚、有立体感、夏不渗油、冬不凝冻、色泽亮丽和高雅古朴、干湿得宜、富有弹性、不起毛、不粘印,连续打印印文清晰。因而在印泥行业全国销量第一,是使用最广泛的产品,在东南亚、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潜泉印泥的第三代传人李耘萍与同道在一起探讨印泥的制作工艺)

(上海西冷印社现今仍在生产制作,深受书画家、金石家赞誉)

——文章详细内容请参考《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cd/5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