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猪场在注重防暑降温的同时也要注意预防猪的原虫病。原虫寄生于猪的红细胞或血浆内引起的传染病,俗称猪血虫病。常见的有弓形虫、球虫病、附红细胞体。
一、猪弓形虫5-10月多发、猪感染后经3-7天的潜伏期,呈现和猪瘟极相似的症状。猪体温达40℃-42℃,稽留7-10天,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但常饮水。粪先干后变稀,猪鼻盘干、被毛乱、结膜潮红、眼分泌物增多呈黏液性或脓性;呼吸困难、咳嗽、气喘;体表淋巴结肿大,尤以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量明显。后期病猪的耳鼻四肢内侧和下腹部皮肤出现紫红色斑块或有出血点,有的病猪出现神经症状,最后昏迷或因窒息而死。如何防治猪弓形虫病?我们总结以下几点。(1)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定期清粪、消毒,场内禁止养猫,经常开展灭蝇、灭鼠工作。(2)母猪流产的胎儿及排泄物要就地深埋。(3)治疗时用磺胺嘧啶,日剂量是每千克体重毫克(孕畜减半),分两次内服(间隔1-2小时)。其他如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甲氧苄嘧啶等药物均有疗效。(4)在该病的易发季节,在饲料中添加预防弓形虫病的药物,能有效的预防弓形虫病的发生。(5)平时要做好猪群防疫监管工作。对患有该病的家畜及一切排泌物必须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25%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
二、猪球虫病
本病主要发生于小猪,且多发于7—11日龄的乳猪,但是断奶仔猪也会发生,成年猪为带虫者。各种研究表明哺乳仔猪并不是摄入母猪粪便中的球虫卵囊而感染,目前还不知道等孢球虫是如何在猪场中传染。由于球虫卵囊发育需要较高的温度,因此本病多发于高温潮湿的夏季,特别天气炎热时,母猪戏水把产床弄湿后容易引起哺乳仔猪发生该病。大多数情况下哺乳仔猪发病无季节性。
腹泻是本病主要的临床症状,粪便呈黄色到灰色。开始时粪便松软沿肛门下流或呈糊状,随着病情加重粪便呈液状。仔猪粘满液状粪便,使其看起来很潮湿,并且会发出乳汁样的酸臭味。一般情况下,仔猪会继续吃奶,但被毛粗乱,脱水,消瘦,增重缓慢。治疗:可用磺胺类药物或金环素、青蒿血虫素进行治疗。为减少仔猪球虫病感染及发病情况应从以下几面进行防控:(1)在肥育期及下一个饲养周期开始之前,对圈舍及育用具进行清刷、消毒以减少感染机会;(2)保证全进全出,注意饲养密度和通风情况;(3)加强饲养管理,保证充足的饲料营养、干净的饮水,及时补充一定量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极大程度地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4)完善驱虫制度,采用抗球虫药物进行预防;(5)实施轮回或穿梭用药方案定期更换药物;(6)天然免疫及人工免疫。在猪只健康、免疫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即使受到少量球虫软囊的攻击,猪只即使感染也不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磺胺类药物主要作用于寄生虫的无性繁殖阶段而用于防治球虫病,青蒿常山颗粒、茵陈蒿散、金环素效果也不错。仔猪一旦发现球虫性腹泻或病猪应尽早隔离治疗,采取灌服给药的方式治疗,同时饲料中配合肠独双肽可促进腹泻仔猪的快速恢复,同时可以提高猪只的免疫力。
三、猪附红细胞体病
是一种传染性强的疾病,对仔猪、架子猪和母猪感染能力较强,其中仔猪和架子猪感染后容易死亡。猪附红细胞体病因畜种和个体体况的不同,临床症状差别很大。主要表现为仔猪体质变差,贫血,肠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猪日增重下降,消瘦,急性溶血性贫血;母猪生产性能下降等。治疗:新型长效呼特:按每千克体重肌注或静脉注射0.1ml,一日一次,连用3-5天。四、防治方案方案一、25%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1kg拌料1.5吨或兑水3吨,同时小苏打,清除肾脏毒性,连用5-7天。方案二、青蒿常山颗粒g兑水kg或五味常青颗粒g兑水kg,连用5-7天。方案三、茵陈蒿散1kg+金环素1kg拌料一吨,连用5-7天。
青蒿常山颗粒五味常青颗粒青蒿血虫素金环素后非洲猪瘟时代猪场生物安全管理
高温来袭:如何预防猪群中暑?
夏季来临:如何保证母猪产能?
点击在看
送你小花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