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大暑
高温天气介绍
气象学将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定义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达到或超过37℃时称酷暑。高温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我国除东北、青藏高原极少或不出现高温天气外,其他地区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天气。
我国的高温天气主要集中在5~10月,从地理位置上看,江南、华南、西南及新疆都是高温频发地。~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省级以上城市中(除拉萨没有高温天气)重庆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天;西宁最少,只有3天。我国新疆盆地也是高温频发地,吐鲁番多次出现全月(6、7、8月)每天都为高温的情况。
中暑的预防应注意几点: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
2、降温。外出活动前,应该做好防晒的准备,
3、备药。可以随身带一些仁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等药品。
中暑的表现
1.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体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
2.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体温上升到38.5℃以上等情况。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3.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之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中暑的应急措施
1.有中暑先兆及轻症者:立即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安静、空气流通处休息,松解衣服,饮用清凉饮料(淡盐水或浓茶)。
2.重症或高热型者需进行急救:a.迅速降温,置病人于凉爽通风处,解开衣服;b.可在病人头部、两腋下、腹股沟区等处放置冰袋;c.按摩四肢,防止血液淤滞。
3.中暑的人忌大量饮水,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ml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4.热痉挛者除上述处理外,也可饮用含盐饮料,有条件者可静滴~ml生理盐水。
5.对病情严重的病人,要立即动用各种手段,医院。
预防夏季中暑的注意事项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夏天到了呢
1.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代谢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而造成精神萎靡,易诱发中暑,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
2.外出前备好防晒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阳帽、遮阳伞、墨镜等都是很好的防晒用具,最好出发前半小时涂点防晒霜;另外需备上充足的水,有条件可以随身带点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
3.用凉水冲手腕。可以每隔3小时用自来水冲手腕一次,每次冲一分钟,因为手腕是动脉血液流经的地方,用水冲可有效降低血液温度。
4.外出时不要穿太厚太紧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纤类服装。以免不能及时排汗散热,多穿棉、麻、丝类宜排汗的衣物,可选择短袖、短裤、凉鞋。
5.别等口渴再喝水,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过多,还要增加,可以多补充些淡盐水或含矿物质的水。但不要一次饮用过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运动后补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6.忌吃大量油腻食物。大量吃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7.中午小睡一会。有研究显示,白天睡觉能有效降低身体温度,而且中午最热时,选择睡眠可以有效避开高温天气,并能及时补充体力。
8.应少食多餐。当吃的东西越多时,所摄入的热量也越多,如果选择少食多餐可以分散集中的热量摄入。
9.避免在正午工作。正午太阳光最强,温度也最高,工作的人们最好避免这时工作,可以选择早开工,晚收工,中间多休息会,另外不要连续工作,太累也是诱发中暑的原因之一。
10.多喝降温饮品。一些饮品能有效降低体内热量,是预防中暑不错的选择,例如,凉绿豆汤、凉山楂汁、凉金银花、凉的菊花茶、西瓜、黄瓜、西红柿等。
11.涂抹风油精防中暑。高温天气出门前可在人中、太阳穴、印堂处涂点风油精,可有效预防中暑。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安全知识,传递校内安全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