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月)指数报于.08点,环比下跌0.04%;环比持平,比上年同期的.52点上涨21.74%,较5月增速下滑约6%。据指数历年月指数环比涨跌统计,本月5涨5跌,和5月涨跌情况一致,6月指数下滑年份有年、年、年、年、年;上涨的有年、年、年、年、年。6月端午到夏至是传统市场入仓杀虫时节,产地采收晾晒,交易平淡。热闹的去年过后,今年没有例外,淡季提前且全面进入淡季。大宗品种下滑的也不多,资金面并不紧张,也不慌张,行情出现蛰伏或者整体僵持。5月初入淡季,6月全面进入淡季。相比于“去年的淡季不淡”,今年反转另外一番冷漠的景象,多数品种显滞,议论纷纷。疫情大幅下降,涉疫品种转缓;流通隔逐渐在保供政策推动落实下放开,河北等部分品种流通速率提高,行情恢复平静。南涝北旱在上半月尤其明显,推高一些敏感品种,但下半月逐渐缓解,甚至出现旱涝急转的情况,影响时间不长,还未有大量灾损报道。国际通胀概率提高,对经济恢复预期放缓,香料和海外药材需求下滑,加上燃油、粮食期货行情逐渐见顶,国内小麦高价增收,在消费完全恢复前,短期的动力不足;因此本月,波动主要以中小品种补涨,产新下滑为主,其他以稳而迟。趁鲜加工加溯源的推进,将重塑地产品种收入格局。01市场评论政策方面:继续维护预期,平抑价格,各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5月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对于市场异常价格波动,药材等农产品有望平稳,药材价格也稳字当头。库存压力:面对新一轮产新不断来临,市场仓储依旧较多,突遇经济下滑,去年的大批货还未出手,市场商家购买力不足。市场和产地供应链金融也在不断的介入市场提供了足够的流动性。使得为一些重挫后低价常用品在磨底中,库存逐渐向下转移,提供了支持。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根茎,草类不断下滑,有价高基础、产量较大的快速回落,泽泻、莪术、平贝、车前子、马齿苋、半枝莲、鱼腥草等,果实类进入坐果、产新阶段,柏子、蔓荆子、枸杞子、山茱萸、沙苑子、淫羊藿又有变化,比较热门。赤芍、太子参、沙参、黄连等新一轮根茎也在正值产新承压天气方面:春寒蜈蚣减产效应滞后显现;北方多地春夏连旱,旱区的山东、河北品种行情坚挺,山楂、金银花、柏子仁、蝉蜕、防风短期转坚,后又平稳。广西多雨低温,八角茴香并未持续大幅上涨而是跟随了国际香料行情,国际经济预期转弱,价格转疲,关口转松,进口增多有关,白扁豆、进口壁虎、天龙、丁香行情下滑。产地趁鲜加工项目不断在进行对接,降低供应链的成本,产地加工基础工程正值兴建中,农残和含量前置排除和保障,提高闭环溯源的可能性,利润重新分配中。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