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延胡索

延胡索小故事

延胡索在很久以前便人们用于治疗疾病了。据坊间相传,唐代末期的江浙一带,有一座青灰色的山,山上常年生长着许多可以治疗病痛的中草药。有一个住在山脚下的老头,常年依靠进山采药来维持生计。

有天,和往常一样进山采药的路上,由于刚刚下过小雨,布满青苔的山路上比较湿滑,采药老人一不小心失足跌落,昏迷过去。老人的孩子们久久不见其归来的踪影,便纷纷进山寻找,最终在山路上发现了倒地不起的老人,儿孙们见状赶紧将老人唤醒。浑身伤痛的采药人一经苏醒便立即指向身边的一种植物,并叫孩子们赶紧挖出它的根茎,孩子们不知为何只知照做,老人接过球茎立即咀嚼服下,并在下山后继续煎水服用了几天,很快红肿便消失了,伤口也不疼了,还能下地行走了。

儿孙们惊叹此药功效的神奇,便问老人这是何药?只见老人说此药叫做延胡索。从那之后,延胡索便被流传开来,广泛应用至今。

延胡索小百科

罂粟科植物廷胡索的干燥块茎。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

本品辛散苦泄温通,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力强。疼痛属血瘀气滞者皆可投用,以兼寒者为佳。

活血,行气,止痛。

血瘀气滞之胸胁、脘腹痛痛,胸痹心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跌打伤痛等。

3~10g;研末吞服,每次1.5~3g。醋制可增强止痛作用。

本品活血行气,故孕妇慎服。

分布于中国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唐河、信阳),有的地区有引种栽培(陕、甘、川、滇和北京)

延胡索在栽种后的第2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植株完全枯萎后收获,产地加工为分选、水煮、晒干即可。

正品延胡索:呈不规则扁球形,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有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或有时微凹陷。质地坚硬不易打碎,断面角质样,黄色,气微,味苦。

伪品一:常见以鹅卵石加工掺杂在延胡索药材中,外形和延胡索相似,大小不一,表面黄色,光滑,无明显顶端和底部之分,质地重而坚实,水洗后褪色而水呈黄色。

伪品二:以紫堇属其他植物块茎冒充延胡索药材,主要有夏天无、齿瓣延胡索、全缘叶延胡索和东北延胡索等的块茎,这些块茎外形和延胡索较为相似。夏天无表面灰黄色,有众多瘤状突起,顶端钝圆;齿瓣延胡索呈不规则球形,表面黄棕色,皱缩;全缘叶延胡索呈圆球形或圆锥形,表面灰棕色,皱缩,以上三种延胡索个体一般较延胡索较大,为地方用品种。

从延胡索的块茎中共提出生物碱10余种,其中经鉴定的有紫堇碱、dl-四氢掌叶防己碱等等,具有镇痛、镇静、催眠、抗惊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抵制血小板聚焦、抗血栓、抗心律失常及抗溃疡等作用。

1、与当归、莪术、五灵脂、高良姜配伍,可起到温经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

2、与川楝子配伍,起到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

3、与乌药、香附等药材配伍使用,可以起到行气止痛作用,可以治疗女性气滞导致的血瘀、经前少腹胀痛等病症。

1、延胡索酒

原料:延胡索、黄酒各适量。做法:将延胡索研细末,备用。酒烧热后调药末5克,一日服两次。功效:能活血散瘀、理气止痛,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尽、腹内疼痛等。

2、延胡益母草枣蛋

延胡索10g,枣15g,益母草30g,鸡蛋g。做法:将药材和鸡蛋同煮,鸡蛋熟后,捞出去壳。将鸡蛋再次放回锅中,继续煮2—3分钟,去渣取汁,吃蛋喝汤即成。功效:此方适量方可活血理气、化瘀止痛,适合经行量少、血瘀腹痛、舌质紫黯有瘀点的患者食用。

3、当归延胡汤

延胡索5g,当归9g,生姜2片;将上述3味药放入砂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服用。具有活血散寒调经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gj/44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