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式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今天,5月5日
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夏”
它的到来
意味着夏天开始了
立夏养生保健之道立夏之后,天气渐热,植物繁盛,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养生保健应顺应季节变化而为之。
穿脱衣物有讲究
立夏时节,气温开始升高,人体阳气浮越于表,腠理开泄,抵抗力减退。而且许多公司、商场已经开足了空调,温度很低,此时穿脱衣服很有讲究。
室外烈日炎炎,室内凉风阵阵,切忌汗后当风、汗后穿着湿衣、贪凉饮冷等,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为出汗后腠理疏松,毛孔舒张,风寒湿之邪易乘虚而入,伤害人体阳气,滞留肌肤而出现头痛、身痛、肌肤酸楚麻木、关节痛等症状。
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对寒热的耐受较差,更应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因此,进空调房要及时添加衣服,汗湿衣服后要马上擦干,并换上干爽的衣物。
睡好子午觉
从春到夏,昼长夜短,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较大,容易疲劳。立夏后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早睡早起,晚上10点左右开始休息,并尽量保持午间小睡约半小时,睡好“子午觉”。因为夏季午睡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利于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沛的体力,确保下午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和学习。
立夏重养心静养忌动怒
中医认为,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夏季与心气相通,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入夏后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临床常见中老年人动怒生气诱发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猝死等。故在春夏之交要顺应节气的变化,做好自我调节,重点养心护心。注意保持心态平和,心情愉悦,切忌大怒。
建议立夏时“静养”。在工作之余,不妨宅在家静静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可多做深呼吸,即腹式呼吸。取端坐、站立或右侧位卧式时,用鼻子吸气的同时使腹部隆起,用口呼气的同时将腹部收起,注意呼吸深长无声,每次5分钟~10分钟。
此外,还可以多做一些安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养草等,精神有所寄托,既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又有利于清静养神。
运动宜适度切忌汗淋漓
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运动锻炼宜适度,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和喜好选择散步、爬山、打球、跑步、做操、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最好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体质较好者,可增加一些负荷量,如延长跑步的距离和时间等。
夏季人体容易出汗,虽然适当的出汗有利于人体散热,但要避免大汗淋漓,以免出汗过多而损伤心阳。如出汗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可一次性大量喝水,避免造成水中毒。应在平时就多注意补水,大量出汗时可适当补充一些淡盐水。
立夏吃得好,安然度过夏天无烦恼
面对自然气候的改变,我们的饮食养生策略也要有所调整,饮食记住“8个一”!
一个蛋:鸡蛋/鸭蛋——补充营养、祛除心火
在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会劲头足。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鸡蛋相当于一个“微型营养库”,是夏天快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成分的首选食物。
夏天人们由于大量出汗,体力消耗大,容易疲乏,食欲减退,这时吃上一个鸡蛋,可以快速补充体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对安然地度过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夏天易出现心火旺,可以选择吃点鸭蛋来缓解。鸭蛋偏凉性不但可以去心火,还可补充由于出汗较多所丢失的钠盐,恢复体力。
一种瓜:冬瓜——生津止渴、清热祛暑
冬瓜虽然带个“冬”字,却适合在夏天食用,它具有生津止渴、利尿解毒、清热祛暑的功效,也是很多减肥人士的最爱。建议食用冬瓜粥,将适量的冬瓜和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先大火煮沸,然后用文火慢煮,至瓜烂米熟粥稠就可以了。
一碗面:菠菜面——筋道爽滑、激发食欲
立夏后食欲不好,还可以做菠菜面吃。菠菜面颜色鲜绿,口感筋道爽滑,能在夏季激发食欲。
菠菜面做法简单,准备半斤面粉、二两菠菜及少许盐。把菠菜洗净焯烫(去除大部分草酸),放入料理机打成泥。在面粉中加入菠菜汁和一点点盐,和成面团,再擀成面片,切成粗细合适的面条即可。如果嫌麻烦,可以使用压面机。菠菜中含有天然色素叶绿素,不但能给面条上色,对健康也有益,好吃又好看。
一份菜:苦味菜——消暑退热、除烦提神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闷头昏、食欲不振。这时建议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
因为苦味蔬菜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健胃的作用。苦味菜有很多,如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
一款粥:薏米粥——健脾祛湿、顺应胃气
立夏后,人们常因气候变化而食欲不振,这是因为湿热蕴积在内,肠胃缺乏运化动力。胃喜潮湿,因此多吃稀食是顺应胃气的重要方法。
早晚喝些大米粥或薏米粥,体质弱的人还可以增加一些红枣或者生姜,这样既有助于生津止渴,还能帮助滋养胃阳。
一把豆:赤小豆——健脾、祛湿、清热
春夏相交的时候,要重视祛湿。按照中医理论,湿滞易化热。所以,在春夏相交时,可以取赤小豆、薏苡仁、山药等煮粥服用,以健脾祛湿清热。
赤小豆可以磨粉,也可以直接煎煮,有解毒、排脓、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帮助去除体内湿气。
一把芽:绿豆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
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非常适用于夏天出现湿热郁滞、口干口渴、小便赤热、便秘、目赤肿痛等症状时食用。
一杯茶:姜枣茶——补阳温中、助阳排寒
建议立夏后每天早上喝一杯姜枣茶,建议每年从立春或立夏那一天开始,一直喝到立秋前,既能补阳温中,又能助阳排寒。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健康中国
图片来源:网络
动图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