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山古八景中的六月雪已落地

#翠冠梨#大暑将至,而极高的温度已如波浪般袭来,在猛烈阳光的炙烤下,口舌总有津液生出,想吃点什么,甜蜜,多汁。

往往在这种时候,会想到去年夏天曾有幸尝过的“西山岛翠冠梨”。

“西山岛翠冠梨”,顾名思义,生长在苏州太湖西山岛——一座停泊在太湖上的“花船”。

“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辽阔。”是西山景区最真实的写照,景区内湖水滔滔,群岛错列,山水萦抱,物色清幽。而每年4月,即使在如此妩媚的山水之间,依然有一片夺目的“白”在众多名胜中脱颖而出,吸引游客无数——翠冠梨树所结的梨花雪海。亦即“西山古八景”之一,甪里梨云。

“翠冠梨”就是在这片如诗般美丽的雪海中脱胎而出。

俗话说“夏瓜秋果”,但对于苏州太湖西山岛上的岛民来说,“冰镇西瓜”并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在汗水黏腻的三伏天里,摘下一颗散发着清新甜味的翠冠梨,抱含着一种种满期待的心情一口咬下去,充盈的果汁便随着牙齿的咬合像喷泉一样,在唇齿间绽开,在此瞬间,透彻的凉意也会在口腔内爆开,又灌满整个心田。或许,对于西山岛岛民而言,这才是他们在夏天无与伦比的体验。

岛民爱梨,一方面出于西山岛梨果皮细薄、肉脆汁多、口感润甜、核小无渣,在酷热的夏天,生津止渴、清热降火,堪比炎夏里的一抹“白雪”,而甜度又高——这也是为什么翠冠梨被称之为“六月雪”:肉白如雪,同时在酷暑期间,又能给人带来宛若冬雪的凉意。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过历史长河的不断催化,西山岛梨已经成为西山文化的一部分,与西山岛无法分割。早在《山海经》中,就有“洞庭之山,其木多柤梨”的记载,明代王世懋的《果蔬》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上,也有关于洞庭山用竹箬包裹幼梨以防虫鸟之害,及利用梨来进行柿子脱涩等情况的记载。清代甪里遍植梨树,著名的“甪里梨云”这一大胜景就是在此时形成。

作为国内最早成熟的蜜梨新品种,翠冠梨比北方的鸭梨及砀山酥梨早2至3个月上市,果实近圆形,果形黄绿色,果肉雪白,果皮细薄,肉质细嫩、柔软多汁,有「百果之宗」的美誉。被称之为“梨中之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gn/12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