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来袭,怎样防止中暑

多云转晴25℃~37℃8/20/高温天气来袭,怎样防止中暑?

高温天气来袭,怎样防止中暑?

高温的定义

中国气象学上,把气温在35℃以上时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称作“高温热浪”天气。一般来说,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

据预测,

未来一周,

铜仁市将有一波37℃热浪来袭!

你准备好了吗?

从最新预报来看,

本周太阳会持续霸屏,

小伙伴们可一定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高温来袭,中暑现象经常发生。那么中暑的症状有哪些?怎样急救呢和预防呢?下面,小编和你说道说道:

中暑症状

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重症中暑症状: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易中暑的七类人群

急救医生指出,以下七类人群是中暑高危险群,要当心了。

喝水少的人。水分补充不够,不利身体排汗散热。需要提醒的是,喝冷饮并不能防止中暑,因为冷饮会使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在体内无法散发,使中暑的几率加倍。热茶其实才是解暑的法宝。这是因为,喝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的分泌,带走体内的热量。

不出汗的人。先天汗腺不发达,或是使用了抑制排汗药物的人,身体散热功能失衡,更易中暑。例如吃了含抗组织胺成分的感冒药,会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而排汗需要靠副交感神经系统运作,一旦被抑制,会影响排汗功能;另外,若使用锂盐或利尿剂,会大量排尿,身体易缺水,同样容易中暑。

好胜心强的人。压力大、有强迫性格、事事求胜者,夏季容易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腹泻的人。拉肚子容易因流失过多水分导致身体缺水,进而引起中暑。

睡眠不足的人。排汗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心脏输出血液的量才够。常熬夜或睡眠不足时,通常心肺功能较差,会影响排汗。

肥胖的人。胖人皮下脂肪厚,比较不容易散热。

剧烈运动的人。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此外,身体有大块肌肉的人,运动时产热的量比一般人多,也是中暑高危人群。

此外,还有代谢疾病、慢性病或心肺功能不佳者、使用安非他命(精神类药物)者也容易中暑。

急救处理1、搬。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使其平躺,用扇子或电扇为他扇风,解开其衣领裤带,以利患者呼吸和散热。2、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3、服。感到不适时,及时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并多喝些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体液。4、掐。如果患者一直昏迷不醒,可用大拇指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等穴位。救醒后的患者,必须在凉爽通风处静卧休息,如果回到炎热的环境,会引发比之前更严重的后果。如果有人核心体温超过40℃,出现意识混乱或昏迷,应立刻拨打或医院急救电话,同时快速降温。首先,将中暑者移到荫凉处,脱掉外衣;然后向其全身洒水,或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同时打开空调或用电风扇降温,身体若被吹干,要继续喷水,反复进行,尽量将体温降至38.5℃以下;如果中暑者没有昏迷,可以适当补充水分,如果出现呕吐现象,要让患者侧卧,避免呕吐物吸入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引起吸入性肺炎。预防中暑的小妙招

1、喝水。大量出汗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外出活动,尤其是高温作业,一定要保证充足的饮水。但切记,千万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除了白开水,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下喝茶、喝奶、吃水果等。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而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实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最后,蔬果等想必也不用小编赘述了,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补水能力是超强的。

最后,蔬果等想必也不用小编赘述了,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补水能力是超强的。

2、降温。夏季出门,最好躲避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个时间段,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衣服也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等织物,少穿化纤品类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外出活动时一旦有中暑的征兆,要立即采取措施,寻找阴凉通风之处,解开衣领,降低体温。3、备药。夏天如果经常在外面,中暑的可能性高,最好随身携带以下药物以备不时之需:西洋参制剂(胶囊或含片、切片),针对气阴虚弱体质,即平常体虚乏力、口干咽干,有益气养阴功效;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滴丸等,针对胃肠不调体质,有和胃清暑化湿的功效;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风油精,针对出现了中暑的先兆者,即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无力等症状。4、充足睡眠。每天最好保证8小时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点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睡眠时不要对着风扇或空调直吹。中午可以小睡一会。有研究显示,白天睡觉能有效降低身体温度,而且中午最热时,选择睡眠可以有效避开高温天气,并能及时补充体力。急救电话

急救

云场坪镇卫生院24小时急救-

云场坪镇路腊村卫生室:

云场坪镇枫木坪村卫生室:

资料来源:人民网、腾讯网本期编辑:张乾江图片来源:百度网络文章已于修改







































头上白癜风怎么治
北京中科白殿疯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gn/4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