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829/8162288.html
一年有四季,每一季都有个开始的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虽然是起始,但却很容易被人忽视,尤其是立秋,陷在三伏天之中,让人感受不到一丝的秋意。
所以在养生上,很多人也不以为意,继续按照夏季的习惯过着日子,空调、西瓜、冰镇饮料......稍不注意,就给寒冬腊月的日子埋下了病根。
这个节气,若是没有做好这2件事,后半年可够呛的。
一是补气,二是祛湿。
补气
01
夏天光是高温就足够消耗我们身体的能量了。更何况还有熬夜、健身、加班等种种掏空身体的事情。
俗话说的好,“一夏无病三分虚”,即使没有生病,身体也被盛大的暑气耗得虚了三分,若没有及时补回去,秋天就很容易生出咳嗽等病来。
所以,立秋须得好好补一补,才能拦住这“秋老虎”和冬天寒气对身体的伤害。
立秋最补气:黄芪粥
材料:黄芪片30-60克、大米克。
做法:黄芪泡软,加米和水粥一起熬煮。吃的时候将黄芪药渣捞出不要,只喝粥。
最好可以坚持喝到下个节气,这样能为身体存够能量和元气。
黄芪
味甘微温,最擅长补气。生用,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排毒生肌的功效;蜜炙,则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还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米粥
我们天天喝的米粥其实是最好的滋阴补气的食物!因为太常见了,反而被我们忽视了。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里面提到一个医案,过去有个童工,每天劳作十几个小时,晚上又睡那种很矮很潮湿的床,久而久之身体出现潮热、口干、疲倦、乏力,精神也开始呆滞,最后被确诊为“肺结核”,在当时的情况下无力医治,只得听天如命。
幸而一位老厨师不忍心,每天早晨煮好粥,盛一碗最稠的给他喝,这样不间断的坚持,4个月后人渐渐丰腴起来,不干瘦了、精神也好了,就这样病也慢慢消失了。
不得不感叹这米粥的益气滋阴的功效啊。难怪连李时珍都夸它:能“通血脉,和五脏,好颜色”,可知粥油补阴益气,且补而不滞。
如果是感觉经常没有气力、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可以在黄芪粥里加西洋参(10克左右)。
如果是常常觉得头晕、掉发、面色黄,可以在黄芪粥里加桂圆(10-15克)。
如果身体比较胖,湿气较重,可以加茯苓(15-30克)。
祛湿
02
立秋不止要补,更要清热祛湿。秋天虽已至,但伏天仍然在,暑热和暑湿并重,尤其得注意。
立秋最祛湿:陈皮莲子茶
材料:陈皮5-10克、莲子3-5克、荷叶5-10克。
做法:莲子用热水先泡5分钟,再放入荷叶和陈皮,盖上盖闷一会即可。
陈皮
可以消食、化痰、止咳、理气、温胃,是祛湿食材里最包容最和气的一位,无论泡茶、煲汤、煮粥,还是和其他的中药或食材搭配,它都可以妥善融合,发挥好自己的功效。
莲子
在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说它“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耐老,不饥延年。一名水芝。”莲子是荷塘里的养生之宝,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水中灵芝”。
其中,红莲偏补血补肾、白莲偏补气补脾胃。
荷叶
平心火,却不寒凉,去湿气,却不燥热。生于暑天不怕热,长于淤水不怕湿,这种特性也赋予了荷叶非常棒的清暑利湿的功效。
生荷叶,解暑利湿效果好。煅荷叶,减肥健脾胃效果好。血压高的人还可以加点山楂。
8月这个夏秋之交的月份,陈皮莲子茶怕是要多喝一点了。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网络,由凌薇静舍校编发布,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