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
我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持续深入开展“项目突破年”和“四比六促”活动
以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为抓手
狠抓项目建设
全市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经济发展状况
建瓯市举全市之力打造的“中国笋竹城”已见雏形,成为一片投资热土
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亿元,增长7.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64亿元,增长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4亿元,增长12.3%;1—8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公共财政总收入10.58亿元,增长30.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09亿元,增长25.5%;1-7月外贸出口总额万元,增长17.2%;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万元。
建瓯市“新三板”挂牌企业和“中国驰名商标”均实现零的突破。图为利树集团利用数控技术生产高强瓦楞纸
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
就业方面:1-9月全市新增就业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城镇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1%以内。
社会保障:1-9月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在职,退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22.9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工伤保险参保人。
稳定物价情况
在市区7家超市启动平价专柜,公示《优惠政策清单》,推进清费减负工作。严格执行价格调整政策,积极查处价格违法行为。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全面执行收费清单动态管理和公示制度。
交通设施建设情况
建瓯市高速公路弓鱼枢纽
省道建设方面:1、东岳大桥已完成投资万元。
2、省道玉山至屏南界段全线长约25.4公里,目前路基已完成约17.6公里,年已完成投资万元。
3、水源乡至瞿宁铁路建瓯东站公路建设工程已于8月份开工。
农村路网建设方面:已完工29.公里,在建73.6公里,完成投资万元。
场站建设方面:汽车东站续建项目,进行修理厂检测线场地施工。
三个精品工程:1、新建徐墩镇、东峰镇、迪口镇、小桥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主体楼建设均已完成,改建南雅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已完工,改建龙村乡综合运输服务站主体楼已完成。
2、目前新建小桥镇奖口岭、后塘、霞抱、大丘、4座一类港湾式农村客运站已完工,小桥镇阳泽村一类港湾式客运站正在进行主体楼建设
3、市区新建6座港湾式公交站候车亭。
7月25日,建瓯市高铁西站连接线改扩建项目工程支线的建溪大桥正式通车
城市建设情况
启动城市建设管理翻身战,年计划投资2.5亿元对城区沿街立面、农贸市场、道路、管网、公厕进行改造。截止目前城市道路白改黑已完成了建瓯市中山东路道路“白加黑”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建瓯市人民路(建行环岛至朝天门路口)、东瓯街道路改造工程共计3条道路,正在实施7条道路。背街小巷道路改造已完成了丁家巷、何厝坪、花巷、将乐巷、南营巷共计5条巷子,正在实施8条巷子。还完成立面改造4.1万平方米、农贸市场8个、公厕3个、管网建设7.公里。
城市道路白改黑都御坪路段完工通车
教育工作情况
认真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免除各类杂费.42万元,为名农村寄宿生和名建档立卡及低保学生提供免费营养改善经费.7万元。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一年级人、七年级人。积极争取“学前教育项目”建设资金万元新建东游中心幼儿园;争取“全面改薄”、“校舍安全长效机制”等项目建设资金万元,新建(维修)10所学校校舍、3所学校运动场、13所学校围墙(护坡)等。推进建瓯一中扩建、城区学校扩容、职业中专整体搬迁项目建设。
9月4日,建瓯一中新校区学生公寓施工建设中
医疗卫生服务情况
医院综合改革,医院在闽北各县(市、区)医院中第一个实行院长目标年薪制和总会计师制度;10月上中旬医院;医院药占比从年的38.75%降到目前的29.43%,百元耗材占比从年的29.36%降到目前的25.52%;全市设置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所个,其中已完成建设集体所有村卫生所71个。加快实施医疗卫生补短板项目,医院内儿科病房大楼项目11月主体封顶,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项目9月初主体封顶,医院迁址新建项目进入扫尾阶段,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内部专业化装修已基本完成,市精神病院强戒大楼开工建设,启动迪口、房道、玉山、小松、水源等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项目,东游、东峰、水源、玉山、小松、小桥、芝山和通济等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成投入使用。东游、东峰、吉阳、小桥、玉山等5家乡镇卫生院被国家卫计委评为“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食品、药品安全情况
建瓯明良食品员工在生产水煮笋
积极推进网格化管理,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融入地方综治信息化平台运行管理,完成巡查录入条。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40余项,检查“四品一械”经营单位户次,抽检食品批次,查处食品药品案件51件,移送公安食品药品案件11件。全面推进“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工作,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批发商、大型餐馆以及学校食品注册率达%,共录入有效信息条。
环境保护情况
打造绿色生态城市,全市划定生态红线.3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4.06%。创建省级生态乡镇、街道1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南平市级以上生态村个。年项目环评审批、审查共40项。严格落实环保监督管理“一岗双责”制,建立健全环保网格化建设。年,已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73件,其中已作出行政处罚51件,处罚金额共计.76万元,实施查封20件,涉嫌环境犯罪移送公安办理案件0件。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地表水水质均能达到Ⅲ类标准以上,饮用水源均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上半年达标率为99.2%;全市区域环境噪声、交通干线噪声达标率%。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家,削减生猪约26.65万头,拆除面积达64.49万平方米。
建瓯市水美城市建设情况
建瓯投入1亿元,完成了全长3.38公里的中山东路道路改造及景观提升工程
建瓯市“水美城市三江六岸”城市提升PPP项目位于建瓯市域内建溪、松溪两岸,西北起点北津电站,东北起点东溪大桥,下游终点三门大桥,河道总长15公里,总投资约32.97亿元(项目建议书批复资金),建设期5年。采用PPP建设模式,以“闽源水美”为特色,打造“三江青山绿水涟,六岸彩廊丝绸驿”的黄金水道。以三江作为河道综合整治突破口,进行建瓯水美城市建设;提升建瓯城市总体形象,打造具有浓厚古建州文化特色的水美城市,实现“城在水中,景在城中,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愿景。
社会治安情况
年上半年,我市公安紧紧围绕“平安建瓯”创建总目标,严打刑事犯罪。上半年共发生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4%,共破刑事案件起,追缴各类赃物共计价值余万元。强化禁毒重点整治。深化组织“飓风肃毒”会战、“平安南平”7号等专项行动,全力开展禁毒工作,共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94人,查处吸毒人员人次,打击综合绩效排名南平市第一。深化扫黑除恶。共破涉黑恶案件25起,抓获涉黑恶犯罪嫌疑人90人,逮捕23人。摧毁涉黑恶团伙9个。扣押冻结涉黑资产余万元。
提高机关办事效率情况
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上门服务,量身定做一次性告知单,进一步营造我市便民、利企的良好环境。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实行政府购买方式免费为我市重点项目企业(特别是民企)代办从工商注册到施工许可所涉及的行政审批事项,并实行重点项目开工前“零收费”政策,解决企业办证难问题。依托“电子证照库”应用,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我市市直项办理事项实现“最多跑一趟”,项办理事项实现“一趟不用跑”;持续开展“减证便民”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共保留70项涉及证明事项的材料,通过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行政部门主动调查核实等方式取消31项证明材料。对群众需求迫切、办件频率高事项的不动产登记、医保社保、婚姻登记和公安的户籍、交警(车管、驾管)、出入境管理等窗口实行周末轮班制度,解决“上班无时间办、周末无人办”的问题。同时,在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实行“一窗受理”制度,办理时限平均为3.7个工作日,效率提高了75%,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实现群众办证“最多跑一趟”。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发挥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作用,组织73批人次党员干部接受教育。持续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在重要节点发送廉政短信多条,开展明察暗访11批26人次。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个,处理12人,其中党纪处分7人,实名通报2批4起典型问题。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扶贫领域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移风易俗专项整治、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公房清理整顿,查处问题18个,处理43人,其中党纪处分18人,立案查处党员干部涉黑涉恶案件3件3人,移交公安机关、政法机关问题线索39条。开展5轮10批常规巡察、1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3轮扫黑除恶整治专项巡察,完成26个党委(党组)、58个单位巡察,延伸巡察24个村(居)。
优化选人用人风气情况
先后选派名干部到重点工作一线挂职锻炼,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考察识别一线干部,选好、用好干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兴起“大学习”热潮,举办4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轮训班,多名市直单位和乡镇(街道)科级干部参加学习,实现培训全覆盖。%完成了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全面实现“三确保三力争”人选结构目标要求。深化“六个一”组织工作法,打好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组合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创建基层党建示范带,全市创建规范化村党组织个、红星村党组织17个、金星村党组织7个。年已培(轮)训学员人,签订教育、卫生类定向委培生16名,招聘急需紧缺专业人才63名,招录公务员82名,选调生14名,招聘大学生村官12名,基层党群工作者65名,进一步加强和充实了人才、干部队伍建设。
精准扶贫情况
建瓯力推产业精准扶贫
全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69个市直单位位科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一户贫困户。全面实施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我市年入库项目70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39个、产业扶贫27个、小额信贷1个、能力建设3个),资金规模.61万元。积极开展小额信贷工作。全市截止8月全市共发放小额扶贫信贷10.5万元,帮扶贫困户户。累计发放贴息.42万元。为36个贫困村、贫困户“量身定制”光伏发电项目。同时,重点实施贫困户光伏认购工程,截止9月4日,全市36个贫困村级光伏电站累计发电.6万度,实现收入.91万元;贫困户集中型扶贫电站累计发.82万度,实现收入.67万元。
工业发展情况
今年,我市全力实施“项目突破年”,持续深入开展“四比六促”活动,实现“稳定增长、创新发展、提质增效”。1—8月累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55亿元,现价比增11.83%;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47.67亿元;“四比六促”活动1-8月在南平十县市考评连续名列前茅;全市工业用电量万千瓦时,同比期增长10.81%。
持续实施企业帮扶基金转贷机制,1—8月全市共为家企业应急转贷办理宗,转贷总额7.26亿元亿元;通过实业集团,助力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入股,带动行业整体做大做强。通过竹产业发展基金,推动华宇集团竹产业转型升级;通过闽招绿色发展基金,推进利树二期项目建设;举办政银企工作座谈会和专场对接会,加强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税务等机构与企业之间沟通、对接,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做好年度政府性公建项目设备材料优选供应商名录,推动政府性公建项目优先选购当地名优产品。
来源:建瓯市效能办
vafist_sceen__time=(+newDate());if(""==1});}(function(){if(navigato.useAgent.indexOf("WindowsWechat")!=-1){valink=document.ceateElement(link);vahead=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link.el=stylesheet;link.type=text/css;link.hef="//es.wx.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