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最让妈妈头疼的事就是如何给宝宝多喂水。毕竟,夏季气温高水分流失快,宝宝很容易缺少水分。而且多喝水会增加排尿概率,这样宝宝如厕多就能带走更多的病毒和细菌,对他们身体健康帮助极大。
但凡事都有讲究一个量,哪怕是喝水也要讲究度,喝得太多反倒对孩子的身体危害更大,尤其是这几个时间段千万别给娃喝水。
一、这4个时间段别给娃喝水
1、饭前不喝水
按照常人的饮食习惯,一般都会在饭前喝水喝汤,作用在于养胃和增强饱腹感。可对于宝宝而言,如果饭前喂水很容易导致稀释他们的胃液,破坏他们正常的消化功能。
而且喝水会让孩子的肠胃容量过满,这样后面进食就会出现食欲降低的情况,影响他们的正常进食量,打乱孩子的正常体重增长。
2、运动过后不喝水
同时短时间内如果饮水过量的话,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轻微水中毒,甚至出现头晕恶心的情况。
孩子都是喜欢热闹的,而且他们的精神活力满满,只要会跑会跳就不会有停下来的时候。
往往这时候看到玩到精疲力竭的孩子,妈妈们就会立马给孩子喂水补充水分,但运动过后给孩子喂水很容易导致腹部胀痛,导致孩子出现身体不适症状。更重要的是,运动后立马喝水还很容易让宝宝出现轻微水中毒,出现恶心或呕吐情况。
3、睡前不喝水
当孩子做好睡前准备工作的时候,这期间妈妈们就不要在睡前半小时给他们喝水喝。虽然说水是人的活动源泉,但是水喝得过多很容易让孩子半夜起夜或者尿床,破坏他们的睡眠质量。
另外,睡前喝水很容易导致第二天出现水肿现象,这对于孩子的健康发育都是不好的情况。
而且妈妈还要注意的是,隔夜超过12小时的水也不要给宝宝喝,以免白开水中分解出来的亚硝酸盐破坏宝宝的身体健康。
二、除了水,这几种饮料也上了医生黑名单
1、碳酸饮料
孩子们都很喜欢喝碳酸饮料,但现在市面上流行的碳酸饮料基本上都是糖分,这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极大。
首先糖会导致孩子变肥胖和体重增加,其次它还会破坏牙齿的正常生长,比如说残留在口腔内的细菌会腐蚀牙齿,导致孩子出现龋齿。最后糖还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感,导致把饮料当饭吃,严重破坏孩子的膳食平衡。
2、果汁
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宝宝吸收营养,会购买一些新鲜水果给孩子榨果汁。虽然说新鲜果汁的营养价值比较丰富,但对于1周岁以下的宝宝而言,本身母乳和配方奶的营养已经满足孩子对维生素的摄入需求,如果说再额外给孩子喂果汁,只会让宝宝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事实上相比较喂孩子果汁,不如给孩子喂果泥更合适。
3、奶茶饮料
现在的小孩很喜欢喝奶茶,但家长也要注意有些奶茶其中也添加了咖啡因的成分,要知道咖啡因具有醒脑提神作用,很容易刺激宝宝幼嫩的中枢神经,所以说家长一定要尽量少给孩子买含有咖啡因类的饮料,尽量让孩子喝纯牛奶和开水。
三、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喝水
其实判断孩子需不需要喂水很简单,一般只需要看这2点就够了。
1、看孩子的尿液颜色
大多时候,家长完全可以通过孩子的尿液颜色判断他们是否缺水,比如说当孩子尿液呈现无色或者浅黄色,那就说明宝宝体内并不缺少水分,这时家长就不要强逼孩子喝水。
2、看孩子的排尿次数
在孩子排尿的时候,若家长发现孩子尿液偏黄色,并且孩子排尿次数少于6次,这时候妈妈就应该提醒宝宝喝水。而且,宝宝一次性喝水量还需要视情况而定,当孩子抗拒喝水的时候家长就不要强喂。
3、看口唇情况
当我们身体极度缺水的时候,唇部会释放特别明显的信号,比如说口干舌燥总会时不时的舔嘴唇。但其实这种情况对于孩子也是适用的,倘若家长发现宝宝的嘴唇变得干枯,那么这时就说明他们需要立马喝水。
最后要再次提醒家长的是,当我们给孩子补充水分时最好的选择就是白开水,它不仅能帮助孩子快速解渴,还能帮助孩子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
而且给孩子买饮料只会让孩子养成不良饮食习惯,对于他们的身体发育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家长需要从小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喝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