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子被按下暂停键,户外活动被禁止举行,却阻挡不住春天的脚步和力量。年后上班只能呆在办公室,已经都不少伙伴急切的问:啥时候能开展青弋江系列活动。每次翻到往年活动照,都忍不住想立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近日疫情好转,我们终于来到青弋江西河段踩点,也带大家体验一次青弋江云步道。西河古镇坐落于芜湖县红杨镇,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大约有多年的历史。因位于青弋江西岸,故名曰“西河”。
当当当当,这是机构伙伴来的最多的一次,必须有合影,平时大家的工作类型都不一样,有数据搜集、污染调研、公众活动等,除了外出团建的机会,很少可以这么整整齐齐地外出,这种感觉真好呀!
怀着一份愉快的郊游心情,我们早早地开车来到西河古镇,集市还未散去,市场上卖起了蔬菜种子和苗:茄子、黄瓜、辣椒、西红柿等,又是一年的春种的时节。这里有家老馄饨店,味道很不错,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尝一尝。
一年又一年,西河古镇不断地修葺、改造,沿街民居外立面改造修缮了,使得新建的街道跟古镇整体风貌格局变得统一。
古镇街道南北走向,两旁店铺门面飞檐对峙,内侧房屋店铺多为数进串连。这里房屋不像别的老街那样整齐划一,相反,街道边的砖瓦房参差不齐,街道的路面也宽窄不一,一块块青石板将“零乱”的房屋连接起来,为整条街增添了许多古朴的韵味。
古镇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游客,也就镇上的居民在唠嗑,这儿每户门口都用坛子种了一些花,无论什么季节都有花在开,穿行在古镇的青石板路,看着灰墙黛瓦,屋内的木雕,不由得会想就在这古朴宁静的地方安定下来,远离喧嚣。
与别处的古镇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房屋建于圩埂两侧,很多屋子的门都比地面低,因逐年防汛加高加固堤埂,屋基越来越低,甚至有的路面几何与窗户平行。
随着时光流逝,很多古老的建筑都已经倒塌,一块块断壁残垣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历史的久远和沧桑的变迁,而大自然永远都是最有生命力的,幽巷砖缝里的小草冒了新芽,爬山虎爬满了墙面,破旧的房子间长出了参天大树,汲取着这块土地的力量和营养。
竹制品是皖南所有古镇、老街的特色,竹子是青弋江流域重要的经济作物,也催生了很多竹匠、篾匠等老手艺人,这便是他们的经济收入之一。乡村里的人还是很喜欢拿篮子买菜,提着方便,也很环保。
这个季节的青弋江两岸的河堤满眼都是绿意,油菜花已经开始长出了果荚,这个季节的要是可以坐一坐手摇木船,船缓缓穿梭青弋江上,阳光轻柔地洒在脸上、船上、水面上,整个心都会随着清风融化。
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的青弋江水位比较低,水质也很清澈,青弋江物种丰富、鱼类繁多,捕鱼也是江岸人民的重要技能,除了丝网捕鱼,还依然保留着鱼鹰捕鱼习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传统的捕鱼方式已经很难见到了。
行走在青弋江河岸边,总有一些美妙风景,让你忍不住举起镜头,然后记住它。这个废弃小屋门前的石缝里长出来一片粉粉的夏天无。夏天无,这个野花的名字,似乎在提醒我们,美好的春光容易逝去,一定要好好珍惜。
青弋江的水质清澈,如明镜般倒映着天空,出西河古镇我们便看到饮用水源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标志牌,背面注明了这里是西河自来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地,在青弋江沿岸这样的标志牌和自来水厂还有很多。人们自古以来逐水而居,江水既润泽了土地,也哺育了百姓,它的健康与否也与人的行为息息相关,河流保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年又一年,遒劲的老树长出了新叶,两岸人民的生活早已日新月异,昔日繁华的古镇也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两岸的风景和经久不息的河水。
青弋江,芜湖人民的母亲河,它不仅滋养了两岸人民和动植物,还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繁华,收藏了一代代的记忆,只要你来过,它的守候就有意义……
感谢每一位公众对我们的支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