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临床白癜风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36.html
“
仅仅听无花果的名字,会错以为这种水果是没有花的,但实际上,我们吃下去的就是无花果的花。更多的人对无花果的认知就是童年时期学校小卖店的无花果丝,长大之后才知道,那分明是萝卜丝做的。——盒鲜姑
”
在夏天将走未走,秋天将至未至时,无花果便悄悄上市了。而像南方城市成熟早一些的,七月份就已经出现在超市货架上,一直到秋末才会在落叶的「唰唰」声中鸣金收兵。
对于80后来说,印象中的无花果大概是一个名叫「无花果」,打开却是萝卜丝的零食——黑白色调的复古包装里,拿出一根酸酸甜甜的细长条,吃完嘴唇上裹一圈白色的粉末。
▲小时候对无花果的印象就是这萝卜丝
(图源:网络)
那时候,用仅有的零花钱冲进小卖铺买一包「无花果」,是放学后最值得开心的事之一。
等到十多年后,物质生活随经济发展而变得丰富多彩。无花果的真面目终于在眼前揭开:一颗外皮黯沉的椭圆形果子,切开却是饱满而明艳的红色果肉,入口生津。才发现小时候吃的「无花果」,根本不是真正的无花果!
▲其貌不扬的外表下藏着明艳的果肉
/「糖包子」的前世今生/
无花果原产于阿拉伯地区,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果树树种之一。据说是在唐朝时期经古丝绸之路被引入,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想必那些往返古丝绸之路的商旅,在载满海外新鲜事物的马车里,便藏了数枚无花果的种子。只是它自己恐怕也没想到,此后便在这华夏大地深深扎了根。而今,无花果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新疆南部尤多。
▲无花果现已被广泛种植我国南北多地
初听「无花果」之名,也疑惑过「这种果子不开花吗?」实际上并非如此,它是开花的,还会有雌花雄花。我们肉眼看到的「果」是花托变成聚集的果实,含蓄内敛;掰开果后,其中这嫣红软糯部分是「隐头花序」,也就是无花果的花。
无花果之名是由阿拉伯语「苑提尼」转化而来,在维吾尔语里称为「安居尔」,意为「树上结的糖包子」。把一只成熟的无花果放在手中端祥,竟觉得这样的比喻十分贴切。
▲无花果在新疆意为「树上结的糖包子」
明明是水果,吃起来却有肉感——外皮已经柔软,一口咬下去口感不像肉那么紧实,松松垮垮的迸发出满腔汁水,难怪有人说「能不甜吗?你吃的可是无花果的整个花头!」
无花果隶属于桑科榕属,叶片大,呈掌状裂,叶面粗糙。听说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后对裸体有了羞耻心,于是从树上扯下叶子裹体,这棵树就是无花果树。
无花果树势优雅,叶质软绵,还可作为观赏的盆景。在风靡国内外的北欧家居风格里,无花果树是必不可少的装饰之一,在大大小小的空间里都独有一份不争不抢的恬淡气质。
▲无花果树作为观赏植物美得恰到好处
(图源:pinterest)
/无花果:花即果,果即花/
广东人与煲汤这件事素来是划上等号的,万物皆可煲汤,无花果也不例外。新鲜的无花果因果身软糯易被蹭破、农户包装不到位,从种植地到市场运输困难,往往见到的多是作为煲汤配料存在的无花果干。
一个无花果最好吃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
▲果身软,花序排列整齐有光泽最好吃
在盒马位于广东番禺海鸥岛的无花果农场中,种了十几年无花果的波婶这样形容:「你摸一下,这个无花果果身是软的,皮薄得一蹭就掉,果的尾部微微开裂,打开果实里面的花序排列整齐,有上了糖之后的光泽。这个时刻的无花果才是最好吃的。」
番禺海鸥岛上拥有珠江口天然冲积而成的肥沃泥土,多年循环种养的农业生态,种植出来的无花果,果肉饱满皮薄肉绵,口感软糯,且果皮无毛果心无核,一口下去齿颊留香。
这次,听长辈财叔讲述他与无花果的故事,让我有的新的感知。
▲因运输问题往往见到的是无花果干
80年代初期,胆识过人的财叔在香港靠自己打拼出一份诺大家业。后来和大多数生意人一样,经历金融风暴,千万家财归零。倍受打击的财叔无奈去广州谋发展,一个朋友请他吃新鲜无花果,他感到很惊奇。
这是他第一次吃煲汤之外的新鲜无花果,咬下去的瞬间,一个失意的人竟然从水果中得到了新的启发:「我觉得无花果好好运,唔洗开花就可以结果,唔似我,每一次吃无花果都觉得将运气吃落肚,掂晒!」
▲一口咬下去,在无花果中细品人生百态
(图源:pt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