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鹤公园观察笔记之五四月十五日

白颠疯图 http://pf.39.net/bdfyy/bdfzj/180809/6450486.html

去松鹤公园前,再次认真学习植物志上“剪刀股”的特征描述,并做详细笔记,结合上次研究心得,计划重点观察拍摄基生叶、花序总苞。

进门还是先看了下紫藤,奇怪,我家楼下小花园里的紫藤架已花影憧憧,公园门口的这株不但没像上次那位阿姨说的繁花满架,反比上周更“凄凉”,拢共只剩孤零零一穗花。太高看不真切,弄不清楚是否花期已过。还好可以回自家小区慢慢赏。

唯一一穗紫藤,过曝之下叶子颜色略失真

直奔剪刀股所在地,心中暗喜,园丁尚未看它们不顺眼。近地面的基生叶果然找到一些有裂的,侧裂片一到三对,集中在叶片中下部。其余大部分基生叶则为匙状倒披针形或舌形。刻意在花序背面拍下总苞,一来作为鉴定细节,二来觉得这个角度能体现它不一样的美。

一支已开始闭合的花序闯入我镜头,直觉它在绿色的背景上个性鲜明,比盛开期的更艳丽妩媚。原来,花序开放接近尾声,最中间数朵舌状花收拢聚合,五裂的先端原本所带的丝丝红色变得显眼,有点夕阳返照的意思,此时的它即是原来的它自己,又似乎变成了另外一朵花。

这天晚上在城荒本土植被调查群里和小伙伴们讨论,有人认为是“中华苦荬菜”,并贴了一篇大神所写的辨识“小黄菊”的科普文,那也是个广为流传的笑话,说植物学家出门要是看到“小野菊”,尤其是黄色的,瞅人不注意赶紧踩死,免得被人灵魂拷问到底是哪一种。长得猛一看像同个娘胎里出来的黄色小野菊们,实在太多太多啦!

mincai小伙伴很贴心,做了个特征描述比对图,左剪刀股,右中华苦荬菜,读来读去,总算发现一个比较容易的区别:剪刀股总苞钟状,中华苦荬菜总苞圆柱形,对照我今天拍的照片,总苞钟状,应该是剪刀股啦!另外,剪刀股的瘦果长为5mm左右,中华苦荬菜瘦果2.5mm长,下次可以趁果期去量一量。另外,中华苦荬菜基生叶还有耳状半抱茎的特点,话说,该种我可能至今从未见过。

另外,中华苦荬菜由小苦荬菜属转入苦荬菜属(Ixeris),种加词意为产自中国的;相对应的,剪刀股拉丁学名直译为“日本苦荬菜”,那又怎么理解这个中文学名呢,该从哪个角度去顾名思义?

剪刀股靠近地面的某些基生叶有裂

剪刀股总苞钟状这一特征

是重要的分类依据

这一片剪刀股数量不少

黄灿灿的花很是悦目

这个花序其实将要闭合

却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美

如夕阳返照

有不少诸葛菜与剪刀股混生——还是用二月兰这个俗名吧,更雅致些。稍远处围墙边一大蓬二月兰,引来黑衣访客,一只很大的凤蝶,看样子它在取食花蜜,同一朵花上停留不超过一两秒钟,翅膀一直扑闪着,随时准备惊飞。风、远距离加上它的不停颤动,我始终无法捕捉略微清晰的画面,冒险蹑手蹑脚跨前两步,它瞬间飞离。

好吧,目光再转回身边零散分布的二月兰。有几朵深紫色的,花瓣上纹路精致,越看越喜欢。变着角度为它们拍照,正面很明显可以领会其作为十字花科的四强雄蕊特征。金黄的花药配深紫的花冠,相得益彰。含苞初绽的样子也好看,此时花萼且能一展芳姿。

我发现有一朵花瓣落尽,紫色雌蕊伸长、子房明显膨大,长角果已在发育中,花萼尚存两片,花丝洁白花药卷翘,侧面看,是一幅天然的解剖图,也是个独一无二全新的存在。留心着,看二月兰最晚能开到什么时候。

这丛二月兰颜色相对浅一些

俯拍似乎也蛮好看

二月兰金黄的雄蕊

与剪刀股的花相呼应

黄和紫形成对比色调

深紫的花瓣上有精致的纹路

四强雄蕊很明显

连花萼和小叶片都很美

蝴蝶取食二月兰花蜜

好不容易抓到一张

落尽花瓣,长角果发育中

苔痕宛然的墙边角落里发现一株白英,四五十厘米高,深灰褐色的茎和叶柄上,长柔毛如银色月光。白英的叶子很有趣,说是戟形吧,基部往往还多出一两个小耳朵,如此一来,辨识度倒很高,一旦记住这般模样,路上忽然随处可见白英的身影。

白英的毫毛有如月光

白英之上,是一丛野蔷薇。真巧,来之前刚学过如何分辨各种常见蔷薇的科普文,重点之一在托叶的形状。野蔷薇的托叶为蓖齿状,看见实物一下就明白了,也可以说是比较稀疏的长睫毛。托叶背部生有红色的小腺点,从侧面看,其与茎部连接处的蓖齿,像纤细的爪子努力扯抱着“大腿”,且害怕着一松劲就会从高处坠落。常常在这种时候,会觉得植物像动物一样能运动,只是通常情况下,我们肉眼难以觉察罢了。

野蔷薇的篦齿状托叶

毛樱桃的果子似乎稍稍胖了一点点,有的向阳面略带点红,总体上,结果率比较低,就是现存的幼果也让我有一种随时会早落的不确定感。

想起阔叶十大功劳应该结好了一串又一串肥嘟嘟的果实。半路上瞥见喜树脚下有一圈貌似眼熟的小苗,以为不过是哪种常见的平凡草类,但灵光一现的疑惑终究拉我去细观。这可奇了怪了,从叶片的颜色质地来看,这些小苗分明是同一种,但叶形变化多端,有标准的心形,有全裂成三小叶的,也有偏圆润的戟形,还有基部耳状的卵圆形。叶片与叶柄相连接的地方,有栗子样的白色小珠粒——翻荒野的野花种,才知道这是半夏的珠芽。

毛樱桃的幼果

能晒到一点太阳的那面略红

半夏的珠芽,超mini栗子

半夏的叶形有多种,图片没收录完整

啊,在无比熟悉的松鹤公园竟还能遇见半夏!这可是天南星科家族的一员呢,好期待它们的佛焰苞花序!咦,这些又是什么?!一丛油绿的小苗,显见得刚从土里钻出来不久,细长矩圆形的子叶,不是栾树嗬。在这附近搜寻着,哈,被我找到一株刚要从土里拱出来,头上还顶着种壳的,原来是喜树啊,虽然有些干瘪,还是依稀可见它迷你香蕉的本来面目。

嗯,这一片有三棵超级高大的喜树,果实落地生苗再自然不过呢。极目仰望树冠,那儿还挂着一些去年的聚合果球,像这样高高在上的王者,要观察它们,望远镜也不管用,只有等顺风送来的“快递”。

喜树的幼苗格外鲜艳

刚破土的苗,头顶种皮

是我破解它真实身份的keyclue

阔叶十大功劳的果实粉蓝嘟嘟,橄榄一样两头略尖中间圆,前两天正好读到一段文字,说它们无毒可食,只是滋味不好。蚊母树也已结果,小小的,一厘米左右高,头顶两根小“羊角”,基部也有弯曲的细叶状物,是宿存的花萼吗?总之,毫不起眼的小果子,被这些小弯角装饰得很有几分俏皮可爱。也正是因为这些果子的存在,忽然发现,公园种着好多的蚊母树,不在花期或果期的话,我根本认不出来!所以要刻意记一下叶子的特征:倒卵形或椭圆形,革质全缘,正面油绿发亮,叶脉墨绿。或许以前我都误认为桂花树,看来下次还要专门将两者叶片进行比对学习,另外,还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xw/80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