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雀斑医院好 http://m.39.net/disease/a_9542347.html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的《孔子研究》年4期发表了我的论文《孔子如楚到负函考》,其中涉及《论语.微子篇》子路问津的著名段落:“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我在大别山当高中语文教师时教过。文中“植其杖而芸”,都解释为“把拐杖靠一边去锄草”。我在现场考古调查时发现孔子一行在信阳罗山楚国腹地“子路问津处”,是稻作区,我们大学毕业在大别山农村插队锻炼时常与妇女们在秧田中草。当地都是手扶竹棍或木棍,用脚在秧田薅草,我记得福建老家是弯腰在秧田中用双手薅草。孔子一行来自山东北方,只见过旱地除草,没见过这种秧田中的“植其杖而芸”,因此“子路拱而立”。南北耕耘有别,因此高中课本《论语》中的“植其杖而芸”,有了我独家解释。感谢大别山区劳动锻炼给我的启发。附:春秋负函考《春秋左传》载:哀公四年(公元前49年),“夏,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左司马眅、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致蔡于负函。”信阳楚王城战国时称城阳,春秋时称负函。孔子周游列国,在负函会见了叶公诸梁,遭楚王拒见后“自楚返乎卫”。因此,子路问津的典故应出在河南信阳罗山稻作区,而且是春天水稻薅秧季节。“叶公问政”、“楚狂接與歌而过孔子”、“漂女讥讽”均发生在此。由于楚令尹子西反对楚昭王“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不久,昭王“卒于城父”,孔子一行只好从负函(今信阳楚王城)返回卫国去了。
作者简介
欧潭生,男,福州人,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现任福建省文史馆文史研究院副院长,曾任福建省昙石山博物馆馆长、闽江学院考古学教授、福建师大考古与博物馆学研究生导师。(作者说明,年老兼电脑盲,每篇文章都是用手机写发给工作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