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神奇物种记者探秘武夷山国家公园有奇

原标题:总台记者探秘国家公园寻找神奇物种武夷山国家公园横跨福建、江西两省,保护面积平方公里,林立的山峰呈梯级下降,高大的山体拦截水汽,温润的气候环境孕育了全球同纬度面积最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也保留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自正式成立以来,武夷山国家公园物种不断“上新”,累计发现并公布了武夷林蛙、璞云舟蛾、武夷山卷柏等10个新物种。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罗平章,走进自然、文化双遗产——武夷山国家公园核心区,探秘这里的“上新”源动力吧。特殊的“原住民”——藏酋猴1.巧遇“原住民”——不怕人的藏酋猴武夷山脉平均海拔超过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片同纬度最完整典型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曾贡献出诸多物种标本,被誉为“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此番探秘武夷山国家公园,总台记者罗平章还特意邀请了两位一直对武夷山国家公园心驰向往的朋友:一位是中山大学生态学院副教授、植物学者叶建飞,一位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调查员郭亮,大家一起来一趟新物种的邂逅之旅。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世世代代扎根于此的原住民,被这片山水养育,与这片山水共存,共同守护着这片沃土家园。走进公园核心区的桐木村,罗平章和两位嘉宾遇到了一群特殊的“原住民”。“这里是经常有野生猴群出没的地方。这边的猴子、猴群真的完全不怕人,就在路边晒太阳、玩闹。”罗平章所看到的猴子叫藏酋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猕猴属中最大的一种灵长类动物,主要生活在高山深谷的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或稀树多岩的地方。别看猴子喜欢围在大家身边玩耍嬉戏,但随行的调查员郭亮告诉罗平章,在野外观察猴子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距离,因为野生动物有可能会伤害人类,而人类也不能去打扰它们的生活。罗平章还听说藏酋猴是一种会“变脸”的猴,“小时候是白脸,长大了皮肤会变红变黑。看它们的背影就像猕猴桃一样特别可爱。”得益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实施的严格生态保护措施和人们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园区内野生藏酋猴种群数稳定增长,核心区域桐木村附近山林成为藏酋猴繁衍生息的乐园。罗平章说,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看到人猴相亲的图景,这也是武夷山国家公园生生不息的活力“代言人”。2.邂逅“活化石”——古老的孑遗植物武夷山国家公园内地貌复杂,生态环境类型多样,为野生动物栖息繁衍提供了理想的场所,这让罗平章对探“新”之旅充满了期待。当听到郭亮告诉她,路上的植物是红豆杉时,她顿时瞪大了双眼,“只听说过,没有见过。”红豆杉,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被誉为“植物大熊猫”。自然生长在海拔米至米处,具有喜阴、耐旱、抗寒的特点,一般分布在亚热带或暖温带的阔叶林中。红豆杉的生长速度非常慢,眼前的这棵红豆杉约有10年树龄。罗平章刚想凑近闻闻红豆杉有没有什么味道,同行的叶建飞立即提醒:千万别掐它,它可是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除了红豆杉以外,罗平章在叶建飞和郭亮的带领下,又发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植物。看到“狗脊、夏天无、韩信草……”罗平章学到了一大堆接地气的植物名:狗脊,乌毛蕨科,大型草本蕨类植物,多生于常绿阔叶林林下、林缘及空气湿润地区的次生灌木丛中;夏天无,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忌干旱宜在湿润、肥沃、疏松的土壤中生长。喜凉怕高温,所以大多在夏天枯萎,故名“夏天无”;韩信草,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海拔米以下的山地或丘陵地、疏林下,路旁空地及草地上……“一路走来,我看到武夷山蜿蜒的山谷众多,大大小小的断裂控制了地形,高耸的山体形成‘掩体’,构成了高山深谷中许多小地貌和微地貌,相对温润的微环境,在漫长的地壳运动和生物演替过程中,为动植物提供避难所,保留下了众多古老的孑遗物种。”罗平章说,武夷山国家公园始终流淌着生生不息的活力,成为物种丰富的自然家园。3.解锁炫穿搭——千姿百态的昆虫据统计,武夷山国家公园已记录野生动物种。物种丰富度在我国东南部首屈一指,拥有“昆虫王国”之称,备受全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zz/12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