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防寒比防暑更重要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39.net/disease/a_6012500.html

三伏天是否一心防暑就万事大吉?

答案正好相反,伏天一心防寒才是关键。

首先,伏天开始,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极易趁机入侵。

其次,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生活中,我们常把“冬病夏调”挂在嘴边,所谓“冬病”就是在夏天无节制进食寒凉而导致阳气受损,或过于贪凉致外邪入侵所致。

中医讲:“百病从寒起”,因此,夏天的寒邪千万不可小觑。

三伏天防寒就看这3招

▲第一、避免冷风直吹

无论是开空调、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夜晚睡觉时,门窗别开小缝儿,以防虚邪贼风。

▲第二、护好两个部位

咽喉和后背中央是人体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犯。护好这两个部位,有助于帮助身体缓冲低温的寒气。

▲第三、饮食注意少寒凉

要少吃冷饮,尤其是孩子。小孩子阳气正在成长中,过食冷饮,会比成年人受到的损伤更大,易出现鼻炎、咽炎等呼吸疾病以及反复的扁桃体发炎、发烧、脾胃不和等问题。

三伏祛寒,还看艾灸!

三伏天,虽然容易感染寒湿,但这也是除寒湿的好时机。利用艾灸之法,巧借天时,能破三冰。

三伏艾灸破三冰,又称破三寒,指的是三伏天可以有效调理宫寒、胃寒、关节寒。

这三种寒气致病的根本原因,均是体内阳气不足,无法将盘踞在深层的湿寒之气排出体外。三伏灸,借助天地间鼎盛的阳气,配合纯阳之性的艾灸,搭配对症的穴位,可以让阳气直达病灶,排出湿寒,达到“破三冰”的效果。

宫寒,可艾灸关元、气海、神阙,能温宫散寒、通经活络。

胃寒,可艾灸中脘、胃腧、足三里,能强健脾胃、调理气血。

关节寒,可艾灸命门、阳陵泉,能疏风散寒、理气止痛。

无寒过三伏,身体倍轻松!抓住防寒、祛寒的有利时机,给健康加把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zz/12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