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最详细记载广东茶的是《广东新语》,屈大均在“食语”中罗列了广东生产制作的十多种茶叶,我们不妨循着他的信息,一一回味这些,或多或少被我们品味着,或者已经渐行渐远的茶香。
1
河南茶:凌露细摘,绿芽紫笋,薰以珠兰
“珠江之南有三十三村,谓之河南,粤志所谓河南之洲,状若方壶是也。其土沃而人勤,多业艺茶。春深时,大妇提籝,少妇持筐,于阳崖阴林之间,凌露细摘,绿芽紫笋,薰以珠兰,其芬馨绝胜松萝之荚。每晨茶估涉珠江以鬻于城,是曰河南茶。好事者或就买茶生自制,叶初摘者曰茶生,犹大岕山之草子也。”
在现代广州人的感知当中,茶园那田园诗般的景色,是离我们很远很远的记忆,但是在清初,这些只是在珠江南岸而已。
十三行正在把茶叶装到船上的工人
“河南茶”是屈大均对广州花茶的称谓,从他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一幅美好的茶园画面,兴盛的茶叶交易市场,以及活跃于茶叶行业中的各式人物。那些勤劳的女人,在春天里,踏着晨光,在露水未干之前采摘下细嫩的茶叶,篓筐里盛满着绿油油的茶叶芽,沾上茶香的双手舞动着,虽然素面,她们一定洋溢着春天的活力吧。
茶叶的品种是“紫笋”,但是聪明的制茶人却用花香去窨制,这种花茶极受市场的欢迎,茶贩子每天早上都会取货卖到城里去。商业意识浓厚的“好事者”,看到这上好的商机,因此买到茶胚后再加工制作成河南茶。
2
西樵山云雾茶:红粉半茶人
“西樵号称茶山,自唐曹松移植顾渚茶其上,今山中人率种茶,间以苦丁。丁树森森,望之若刺桐丛桂。每茶一亩苦丁二株,岁可给二人之食。其采摘亦多妇女。予诗:‘春山三二月,红粉半茶人’。茶人甚守礼法,有问路者,茶人往往不答。昔湛文简、方文襄二公讲学山中,其流风遗化有存者。文简尝治云谷精舍,中有稻田茶丘十余亩,旁有人居七八村,皆衣食于茶。其茶宜以白露之朝采之,日出则味稍减。或谓此茶甲天下,早春摘者尤胜。三日一摘,余则每月一摘,早春一月之茶,可当余月一年云。”
春天丨雾气缭绕的茶山
屈大均在记录西樵茶时,带给我们很多独特的信息,这里指出了茶树的移植栽培从唐开始,种茶的方式也很特别,是以间种的方式,一亩茶丘中要间种两株苦丁茶树。西樵山种茶是一种有组织的生产活动,茶人得儒学大师湛若水的教化,行为都能守礼。茶叶可以每月一摘,采摘时最好是云雾未散的早晨,早春的茶味最佳,当时种茶所得的收入可以满足生活所需。
年,西樵山景区在古茶园的基础上,间种了各式各样的观赏性茶花,春天当茶花烂漫时,游人纷至沓来,让人们体验到“红粉半茶人”的人与自然相处和谐的景观。年5月,广州媒体报道在此山中,发现了湛若水的真迹“仰辰台”。西樵山的人文以及茶文化就更是耐人寻味了。
3
鼎湖山茶饼:烹之作素馨花气
“端州白云山,其上有湖,僧于岩际种茶,岁收石许,烹之作素馨花气,味甘淡而滑,称頂湖茶,然不能恒得。”
鼎湖山山水
鼎湖山因为山上有湖而得名,被称之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宝库”,山上有完整的植被类型,还是“物种宝库”。这里的庆云寺是香火旺盛的寺庙,而茶总是跟僧结缘,岩石上的茶树,总也能历炼出不一般的味道,鼎湖山茶饼“香色殊绝,气味深远”,这里的茶饼所选用的茶叶有很多种类型,因为稀少而名贵。
时下鼎湖山的魅力在于她的灵秀的山与水,节假日游人如鲫,走在攀山的路上,看飞瀑直下,感受着空气中清新,是非常愜意的。
4
罗浮山泉茶:茶经妙处莫虚传
“罗浮幽居洞北有茶庵,每岁春分前一日,采茶者多寓此庵,其茶以受日阴阳,分味之高下,试以景泰泉水,芳香勃发,是曰罗浮茶。景泰泉者,罗浮诸泉之冠。淳祐中,有逍遙子为茶庵诗:‘活水仍将活火煎,茶经妙处莫虚传。陆颠所在闲题品,未试罗浮第一泉。’”
罗浮山在惠州,又曾名东樵山,是西樵山的姐妹山,十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中称它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主峰飞云峰海拔米,有众多的飞瀑名泉,媒体曾有报道说,东莞的富人开着私人飞机去罗浮山装泉水。
屈大均对这座山与道家的关系,以及美妙的水山都做了珍贵的记录。
5
乐昌白毛茶:神、奇、妙
“乐昌有毛茶,茶叶微有白毛,其味清涼。”乐昌白毛茶又名乐昌白毛尖,因为陆羽的一句点评,一度是作为贡品出现的,茶树多数以野生或半野生状态分布在山区密林之中。年,我国著名茶叶专家罗博柔教授还在乐昌九峰山发现野生大茶树。
白毛茶
乐昌白毛茶的树型比较高大,呈乔木型或半乔木型大叶种,树势高大,自然生长高达3-6米,树姿半开或直立,直生粗壮。有大叶白毛、中叶白毛和尖白毛三个类型。
乐昌白毛茶的味道以香气清新馥郁,滋味浓鲜爽口为特点,茶汤的色泽黄绿明亮,因此很受茶客的欢迎,茶的作用还有药理价值,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清热解毒,舒筋活络的功用。此外还含有多种的微元素,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结石和抗癌的功效。
自古以来“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据说清朝乾隆皇曾赞乐昌白毛茶为“神、奇、妙”茶。那是他有一次夏天游江南,因中暑而大病不起,虽有御医在旁,却难痊愈。幸有广东籍官员将携带的乐昌白毛茶熬成浓茶汤,供皇上饮用,几天后乾隆的病竟好了。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革命家身上,年,陶铸参加广州起义不久,回湖南搞兵运工作,路过乐昌沿溪山时,喝了几碗当地老百姓泡的白毛茶后,爬山涉水30公里仍不会感到口干舌燥。于是乐昌白毛茶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年,时任中南局和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为发展乐昌白毛茶,便建议乐昌县委在沿溪山办茶场。县政府动员和组织了大批城镇知识青年到沿溪山开垦荒地,创办茶场。陶铸的评价是:“好、很好,茶质佳,汤色靓,留香长,回味甘。”年当地政府积极申报“乐昌市沿溪山白毛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6
化州琉璃茶:犹如仙女降凡家
琉璃,一个美丽的名字,而琉璃茶这个名称也会让人遐想联翩,的确,琉璃茶并不是因为茶色像琉璃那么多彩而得名,其实也是因为茶产地所发生的轶闻而广为人知,琉璃茶原为榕树茶,该茶树因树形似榕树而得名。
在五百年前的新安古栈道,是连接化州与廉江的重要通道,官商都往来频密,那里的小山包郁郁葱葱地长满了树林,在阳光下闪着光,因此称那地方为琉璃山,那山上的植物叶子可泡茶,得名为“琉璃茶”。明朝崇祯年间,知州赵仕锦在琉璃山下建一座琉璃庙,设茶亭为行人服务,让人可以歇脚顺便祷告的场所。
清朝出口华茶丨现存于博物馆
其后有一位郡城的清官遭难出逃到此,隐于庙中,削发当了和尚,法名善果。善果法师收了五名弟子,并率弟子们在庙前开凿了“琉璃井”,井水清而甘,清澈见底,与一般井水不同,存放数月不变色、不变味,采榕树茶作茗,招待过往行人。
人们发现,用这个地方的井水煮的茶,茶水更清绿,香味更馥郁,饮后生津止渴,提神除疲,消痰化气,所以路过行人都是要品一杯“琉璃茶”的,直到现在常用此琉璃茶的村民长寿者居多。名士谢桂垣曾写下诗句:“峰迥路转得茶庵,来试名泉一勺甘,绝似惠山风味好,岭南真不减江南。”清代曾任广东督粮道的叶申万久病,在去郡城看病途中,于井旁茶亭歇脚,饮上三杯热茶后,顿觉心舒气畅,有“茗饮一盏赛新罗”的感叹。茶乡至今还流传着“琉璃井水泡榕树茶,饮后犹如仙女降凡家”的民谣。
7
凤凰单枞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
“潮阳有凤山茶,可以清膈消暑,亦名黄茶。”凤凰单枞茶属乌龙茶类,屈大均称之为“黄茶”,据说凤山茶始创于明代,以产自潮安县凤凰镇乌崇山,并经单株(枞)采收、单株(枞)加工而得名。潮安凤凰茶为历代贡品,清代已入全国名茶之列。
凤凰单枞茶是凤凰茶中之极品,其品质特佳,成茶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较挺直肥硕油润的外形特色,优雅清高的自然花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回甘、特殊山韵蜜味的滋味,橙黄青澈明亮的汤色,青蒂绿腹红镶边的叶底,极耐冲泡的底力,构成凤凰单枞茶特有的色、香、味内质特点。
《潮州府志》载:“凤凰山名茶待诏亦名贡茶。”民间传说南宋末代皇帝,逃到潮州凤凰山,口渴思饮,采山中茶叶咀嚼,清甘止渴,称赏不已,所以凤凰山的这种茶树,便是被后人称为宋茶。在潮州现存的宋代古茶树还有四株,产量都不高,所以奇货可居,曾有一位台湾茶人在广州全国名茶总汇中以每公斤元的价格收购这名叫“宋种单枞”的凤凰单枞茶。
潮州的单枞茶有很多都以花香命名,比如有“芝兰单枞”、“水仙单枞”、“桂花单枞”等,主要是根据成茶的香味决定的。
8
苦丁茶:从“苦”到“富”
“艼以产新安、河源为良,其味最苦,而粤人烹河南茶者,必以点艼少许为可口。《南越志》称龙川出皋卢叶,叶大而涩,南海谓之过罗,今称为苦艼。”严格意义上来说,苦丁茶并不只是单纯的一种茶树上的茶叶,而是一种可以用来泡茶的植物类型的统称,而这类茶叶,其主要还是体现在药用价值上,最特别的是,这类茶从出现到如今,是更换过最多名字的一种茶叶。
苦丁茶
苦丁茶,即皋卢茶。宋代以前称“皋卢”、“瓜卢”,土人亦称之“过罗”、“物罗”等;宋代后渐改称“艼”、“苦艼”、“富艼”;清康熙后称“苦丁”、“富丁茶”。在当代商品茶中,以无性系“参味型”良种嫩芽叶制作而成的商品,称“富丁茶”;而以其群体品种鲜叶制作而成的,统称“苦丁茶”。
苦丁茶自古当茶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味苦、平、无毒、性寒;煮饮止渴、明目、除烦、令人不睡、清痰利水,通小肠、治淋、止头痛、消上膈、利咽喉”。年版《中药大辞典》称“苦丁茶降牙火,治火眼、清热解毒、治咽喉口腔肿痛、溃烂及外伤、虫毒”等。
如今上市的富丁茶,干茶色泽乌润、条索紧结重实,汤色浅黄明亮清澈,滋味浓厚,有参味或芳香气,叶底褐黄柔亮。其茶汤浓度为普通茶的25倍,所以时下的茶人往往把苦丁茶用高高的玻璃杯泡,一次只用一片叶子即可。在屈大均的介绍中,苦丁茶还作为其他茶叶的“味精”使用,在冲泡普通茶时常以一壶茶加富丁茶0.5~1克以增加其甘香。
想必生活也如这苦丁茶吧,品茶如同品人生,从“苦”到“富”,折射着东方式的幽默和智慧。
9
英德红茶:滋味醇厚甜润
英德红茶出现的时间只有几十年,不过,也算是广东在结合地理自然优势,用科学的方式栽种和生产的红茶。当年被誉为红茶后起之秀,堪与印度、斯里兰卡红茶比美。
英德茶场年创办,茶山建于丘陵缓坡上,茶区峰峦起伏,水量丰富。三年后当地的茶园直接引进云南大叶茶种,栽种获得成功,搭配凤凰水仙,研制出高香、优质大叶红茶新品种,实现茶园良种化,为“英红”香高味浓的品质奠定优良基础。年中国茶叶研究所对英德红茶的评价是:“品质具有外形色泽乌润细嫩;汤色明亮红艳,滋味醇厚甜润,具有祁红鲜甜回味,香气浓郁纯正,叶底鲜艳,较之滇红别具风格。”
据资料介绍,英德红茶花色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规格有:叶茶、碎茶、片茶、末茶、金毫茶等。普遍的评价是,英德红茶有“外形条索圆紧,金毫满披,色泽金黄润亮;汤色红亮,香气毫香或花香,浓郁持久,滋味浓爽甜润”等特质。其茶多酚含量超过35%,比一般的红茶类多10%,此外,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丰富,单独净饮,或加糖、加奶,都相得益彰。
(照片由作者提供)读本号文章,品岭南往事:
最忆烟雨凄迷夕落时
记忆深处的东风路
消失的九曲巷
广州城中村往事
茉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