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否变质你知多少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18048.html重要小贴士
临床研究既是凸显中药品种临床价值的有效路径,更是临床医生开展科研工作,总结临床工作的有效方式。拟于近期在北京举办临床科研方法与医学统计实践培训会议,从临床研究思维培养与顶层设计,临床研究的统计分析、论文撰写以及SCI文章发表等多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与广大参会代表共同学习探讨临床科研的思路及方法。了解详情及报名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江西中医药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历代来,江西逐渐形成了“四医两帮一都”的中医药文化及产业格局,分别是:南康医学、赣中医学、旴江医学、婺源医学四医;樟树帮和建昌帮两大中药加工炮制和经营体系;樟树药都--“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到樟树不齐”,充分反映了赣药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江西省中药地位的重要性。
一、产业规模统计数据显示,年1-11月,江西省医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3.43%,实现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5.12%。年,江西省医药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亿元、较上年增长13.89%、增幅较上年提高了7.61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6%;实现利润.98亿元、比上年增长28.52%。年到年,江西省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速超过10%。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火石创造,年为1-11月数据。
从江西省医药产业细分领域构成来看,江西省中药领域具有较明显优势,年江西中医药主营业务位列全国第四,中成药全国排名第三;年1-11月江西省中药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亿元,在全省医药产业中占比近40%。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火石创造,年为1-11月数据。二、中药产业主要政策概览三、药材资源江西地处我国东南部,位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南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生长各种药用植物。根据前后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统计,江西省分布药用中药材资源达余种,其中野生植物药资源余种。新近发现白垩铁线蕨、水茴草、麻叶冠唇花、南方香简草、安徽羽叶报春、散斑竹根七、节根黄精、鞭打绣球、蜂窝马兜铃、绒叶斑兰和香港绶草等13种新分布的野生植物品种。
江西盛产栀子、泽泻、石韦、香芋、南山楂、枳壳、枳实、钩藤、蔓荆子、土茯苓、薄荷、荆芥等。布量大或较名贵的有贯众、野菊、半夏、天南星、桔梗、前胡、白果、黄连、龙胆、千里光、金银花、土茯苓、苦参、千层塔、厚朴、海金沙、梨荷枫、五加皮、花榈木、远志、金锦香、山蚂蝗、鹿蹄草、土党参、孩儿参、菟丝子、玉竹、百合、枸杞子、沙参、盘龙参、商陆、草珊瑚、五倍子等。蛇药有滴水珠、七叶一枝花、云头、竹叶椒、野花椒、斑叶兰、八角莲、九头狮子草、半边莲、望江南、纤花耳草、山扁豆、杠板归、蜂山菜等。
道地药材方面,江西省道地药材品种22个,其中泰和乌鸡、江香薷、江枳壳等,均是国内外闻名的道地药材。大宗药材:有枳壳(实)、栀子、车前子、防己、泽泻、香薷、蔓荆子、荆芥、薄荷、前胡、夏天无、乌鸡、珍珠母、龟甲、鳖甲及金钱白花蛇等。
随着“中医药强省”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江西重点发展地方特色中药材产区,形成井冈山市、南城县等地以葛、百合、莲子为主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产区。此外,还将重点发展多地种植基地,樟树市、临川区、新干县、修水县、会昌县、南城县等以车前子、黄栀子、茱萸子、枳壳为主的“三子一壳”中药材产区,东乡区、峡江县、遂川县、德兴市、全南县等以杜仲、厚朴、黄柏等为主的特色中药材产区,横峰县、万载县、上高县、铜鼓县、贵溪市、余江县、龙南县、井冈山市、南城县等以葛、百合、铁皮石斛、芡实、黄精、青钱柳、山药、皇菊、莲子为主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产区。
四、中药工业(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一)中药饮片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辨证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由于各地的药材自然资源、用药习惯、生活习俗等不太一致,使得各地中医师和药工在中药材加工、炮制方面荟萃了独特的传统技艺,在“浸、泡、锻、煨、炒、炙、蒸、煮”等方面,因药制宜,技艺独特,制作精细,注重药效,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炮制技术帮派,如“樟帮”、“建昌帮”、“京帮”、“川帮”等。樟树药商与新余、新干、峡江、丰城4县的药商组建了“樟树药帮”,简称“樟帮”,始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建昌帮”发祥于江西建昌府,源于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发达成帮于清,以中华老字号的威望,与“樟树帮”合称为“江西帮”。“建昌帮”享有“樟树的路道,建昌的制炒”,“药不过建昌不行”之美誉。“樟帮”在辅料选择方面注重与临床结合,其固体辅料有糙米、蜜麦麸、白矾等,液体辅料有山羊血、猪心血、鳖血等。“建昌帮”的谷糠最有特色,以谷糠煨、煅制药材,使“南糠北麸”成为南北药帮炮制流派的一个显著区别。
中药饮片处于中医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截止年7月,江西省饮片生产企业共65家,地域分布上,樟树市共有22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吉安市13家,抚州市6家,九江市6家,宜春市5家,南昌市5家,鹰潭市3家,赣州市3家,新余市2家,上饶市1家。
(二)中成药生产企业及中药品种
截止年7月,江西省中成药生产企业达家,地域分布上,南昌市共有21家中成药生产企业,宜春市17家,抚州市15家,吉安市14家,赣州市11家,九江市10家,上饶市7家,萍乡市3家,新余市3家,鹰潭市3家。
归属江西省中成药生产企业所有中成药品种共余个,生产批文共余个,其中,独家剂型或独家品种约有个。从区域分布看,中成药生产批文最多的地市是宜春市,约有个中药品种生产批文,南昌市约有个,抚州市个,赣州市个,吉安市个,九江市78个,萍乡市61个,上饶市个,新余市70个,鹰潭市个。
统计数据显示,年,全省医药行业有54个年销售额过亿元优势品种,比上年增加2个,其中中成药过亿元品种有41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核心中药品种6个。
从品种独特性方面看,中成药独家生产批文(含独家品种和独家剂型)中最多的地市是宜春市,约有51余个中药独家批文,南昌市约有44余个,抚州市26个,赣州市15个,吉安市20个,九江市5个,萍乡市2个,上饶市5个,新余市4个,鹰潭市21个。
从品种科技竞争力情况看,江西省共有25个品种入选《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版)》,总科技因子为.41,平均科技因子为15.26。年,共有26个品种入选《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版)》,总科技因子为.31,平均科技因子为15.36。
年江西省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TOP5
来源: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版)
五、中药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从产业集群来看,全省已形成南昌的小蓝、高新区、进贤,宜春的袁州区、樟树五个产业集聚区,其中小蓝、樟树、袁州3个中医药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亿元。
樟树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近年来,通过不断壮产业、延链条,初步形成药地、药企、药市、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被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中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并被认定为“中国药都”。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9万亩,有百亩以上基地个,千亩以上基地24个,万亩以上基地1个,种植面积居全省各县市首位。全市有医药企业家,规上工业企业69家,其中:中西成药及原料药生产企业13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24家,中药保健品(食品)、消杀、器械生产企业家,中药材初加工企业3家,药品流通企业38家,中药保健品、器械销售企业34家,中药材种植、销售企业及合作社17家,医药研发、包装等企业(机构)7家。年上半年,全市医药产业集群营业收入亿,其中规上企业实现产值72.46亿元。
为更好发挥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补足创新不足等短板,加快建立完整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年,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的决策部署。目前,“科创城”的建设正按照“双核驱动、协同发展”的模式推进。其中“一核”是赣江新区经开组团桑海产业园,另“一核”是南昌湾里区江中药谷。同时以“双核”为轴心,加强“科创城”与南昌、宜春、赣州等中医药产业集聚区的协同发展,不断增强产业辐射功能。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双核架构模式已基本形成。桑海核心区和江中药谷核心区各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还建立了省中医药发展智库名录,诚邀41名专家进入。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药大品种联盟(BBTCML)原创发布。编辑:远志。转载请标注作者及出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