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中成药制剂处方用饮片名称须统一

上一篇说了《中国药典》中中药饮片的命名,今天再来说一说《中国药典》中中成药制剂处方中饮片标示名称的问题!

笔者翻开《中国药典》成方制剂处方列名,真可谓“五花八门”“百花齐放”“各自为正”。这样,不仅不规范,也可能导致误用或投用不当的现象。

现列选几例如下:

1、白术的炮制品有:“白术”(开胃健脾丸中)、“白术(炒)”(防风通圣丸中);“炒白术”(四君子丸、孕康颗粒、五苓散);“白术(麸炒)”(四正丸);“白术(焦)”(孕康合剂);“麸炒白术”(女金胶囊、四君子颗粒);“白术(漂)”(复方杏香兔耳风颗粒);“土白术”(人参养荣丸);“白术(土炒)”(香砂和中丸);“白术(制)”(参茸白凤丸)等。其中,处方相同的四君子颗粒和四君子丸所名白术则一为“麸炒白术”一为“炒白术”,孕康合剂一为“白术(焦)”一为“炒白术”,岂不莫名其妙。

2、香附子的使用名称有“香附(醋炙)”--如十香止痛丸;“香附(炒)”-调经止痛片;“醋香附”-七制香附丸;“香附”--如中华跌打丸;“香附(醋盐炙)”--如天紫女红金胶囊;“香附(醋制)”--如木香槟榔丸;“香附(酒醋炒)”--如妇科养坤丸(标注制法);“香附(酒制)”--如通痹胶囊;“香附(酒炙)”--如郁金银屑片;“香附(制)”--如当归养血丸等。其中,四制香附丸用的香附名称是“香附”,而后注有香附四制的方法。“香附(四制)”--如抱龙丸和调胃消滞丸;“香附(四炙)”--如独圣活血片也都已注明四制的方法,也算有法可依。

3、何首乌名称有:何首乌(豆制)、何首乌(黑豆酒制)、何首乌(黑豆、酒炙)、何首乌(黑豆水蒸)、何首乌(黑豆水制)、何首乌(黑豆制)、何首乌(酒制)、何首乌(酒炙)、何首乌(蒸)、何首乌(制)、制何首乌、制首乌等

4、菟丝子名称有:菟丝子(饼)、菟丝子(炒)、菟丝子(酒炒)、菟丝子菟丝子(酒泡)、菟丝子(酒蒸)、菟丝子(酒制)、菟丝子(酒炙)、菟丝子(清炒)、菟丝子(盐)、菟丝子(盐炒、)菟丝子(盐水炒)、菟丝子(盐水制)、菟丝子(盐蒸)、菟丝子(盐制)、菟丝子(盐炙)、菟丝子(制)、盐菟丝子等。

另外像远志、苍术、淫羊藿、延胡索、泽泻、枳壳、五味子、吴茱萸、三棱、莪术、乳香、牛膝等等其处方中名称也多在六个以上。究其原因,应该是历史方面及习惯方面因素形成的。但《中国药典》作为指导、规范药品生产加工、检验使用、科研的法典,是起着标尺作用的,用词用字当清晰规范。即使原资料不规范,就香附来讲,其(醋炙)、(炒)、(醋炒)、(醋制)、(制)、等包括直接写“香附”(习惯上写香附取醋香附)都应该是“拌醋后炒制”,应该统一归并到香附饮片项下的“醋香附”;(酒制)、(酒炙)的应统一归并为“酒香附”,其它也当适当统一归并。至于何首乌的炮制品,也就是“制何首乌”和“酒何首乌”等,在此比一一列举。

如此名称混杂,令人莫衷一是,生产中不知道该使用何种炮制品,依据不明确。

在如今中药传统专业人员断层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使用的都是新一代的学生,他们会严格按照法定标准的,你写“三棱”他就使用生的三棱,你标“香附”,他就按生品香附投料,你收载的是“何首乌”,他一定会用生的何首乌,你以“乳香”或“没药”之名,他不折不扣的用没有超过的!长此发展下去,中医药不出问题才怪!

建议,1.制剂处方中用药名称与炮制饮片名称应保持一致,如为不同方法炮制的当注明制法,如上面的“香附(四制)”的炮制备注。2.在凡例或通则上说明“凡处方中写***,应取***”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gn/7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