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时空》
来源:梳理自网络
夏日的周末,约上亲朋好友,带上烤炉、木炭、固体酒精,以及鲜鱼、生羊肉、黄瓜、番茄、牛奶、面包等,寻一景色怡人,溪水潺潺的大自然处,嬉戏,支起烤炉,生火造饭,只是想想并觉得惬意。
但烧烤历来被各种报道口诛笔伐,因为人们谈癌色变,又不问青红皂白地认为烧烤都是致癌的,进而认为烧烤对人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益。
其实,烧烤是人类最为古老的烹调、饮食方式,人类文明的发端就是从烧烤食物开始的。只要原料质量有保障,不过多放调味料,并且烧烤方法得当,自助烧烤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可怕。
两多两少:多蔬菜、多鱼,少冷冻、少海鲜
在食物原料的选择上,“新鲜”是烧烤所应坚持的最高法则,进而可以考虑“两多两少”原则。
一是尽可能多选择蔬菜、水果,如土豆、香蕉、莲藕,烤一烤别有风味;二是要多选择新鲜食材、低脂食材,如生鲜羊肉、活鱼等。
活鱼、羊肉相对要比鸡腿脂肪含量低。如一只鸡翅,其热量大多在大卡左右,烧烤后吃三只,就摄取了大卡,相当于吃了两大碗米饭。所以,如果想品尝烤鸡香味,不妨选择鸡扒或者鸡柳,以替代鸡翅或者鸡腿,鸡柳块头小,热量自然少了,又不失烧烤的乐趣。
“二少”原则,其一是要少选择放久了的、冷冻的食材,二是要少选择海鲜及加工后的肉制品。家里储藏的腊肉切不可用来烧烤,腊肉含水分少,烧烤容易焦煳,而且腊肉所含的亚硝酸盐被干烤后,对人体危害更大。
冷冻的烤肠、鱼丸等,里面含有色素、食用添加剂及多种调味料,不适合用于烧烤。烧烤食品所需要的所有调味料最好都现烤现加。
另外,不少人喜欢烧烤鱿鱼、扇贝等,其实海鲜类烧烤不宜多吃,不仅因为海鲜产品都已经过冷冻处理,甚至有些已经过防腐处理,并非新鲜食材,而且海鲜属于高嘌呤食品,吃多了容易形成痛风。
原料提前用酱汁浸泡腌制
业内人士指出,烧烤之前,用专门的烤肉酱汁浸泡肉和鱼,不失为一种增强健康保护的好方法。市面上销售的成品烤肉酱汁色泽鲜艳,里面含有柠檬汁、番茄酱和大蒜汁等成分,这些属于酸性和还原性的物质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癌、防癌作用,它们在鲜肉表面又起到保护作用,阻碍致癌物质的生成。
其次,烤肉酱汁中含有淀粉、糖等成分,它们附着在鲜肉的表面,在烧烤时首先吸收炭火的热量,可以保护中间的肉块不会骤然受到高温而致焦煳。同时,为了保持烤肉酱汁鲜艳的颜色,人们在烧烤时会有意识地让火不太大,并且不断翻转,不致对食物局部加热过度,从而减少了致癌物质产生的机会。
烤肉酱汁也可以自己动手调配:大蒜捣汁,加姜粉、柠檬汁、番茄酱、淀粉、料酒,及少量盐、糖等拌匀,简单而天然。
烧烤时慢火烤、锡纸包
烧烤时火不要太猛,要慢火烤制,或者在肉食外面用锡纸包裹。
由于肉类在高温下直接燃烧,被分解的脂肪滴于炭火上,生成烟雾是不可避免的,脂肪、蛋白质直接燃烧,会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黏附在食物上,食用后对人体造成危害。
所以,小火慢烤,脂肪分解得慢,不至于过多地滴到火上产生很大的烟雾。另外也可以尝试将食物用锡纸包裹后再烧烤,脂肪滴不出来,产生致癌物的机会也就大大减低。
撒盐均匀、放凉再吃
烧烤时油和盐很容易多放。有人在烧烤时怕食物干燥,就不停地往上面抹油。撒盐要均匀,一不小心也容易多放。
其实,无论烧烤什么食物,油涂抹一遍最多两遍就够了,用小号刷子,每次少蘸油,涂抹均匀即可。把盐、胡椒粉、芝麻、鸡精之类混合在一起,适当加大芝麻的比例,烤熟之前一起撒在表面,这样自然减少了盐和鸡精的用量。
还有一种方法是提前半小时把鱼、肉用盐、料酒、酱油、葱花、姜末等腌制好,烧烤时就不用再放盐了。
烧烤做熟后要放一放再吃,吃太热的食物,不仅会损坏食道内的黏膜,造成口腔烫伤,而且会刺激黏膜增生,留下瘢痕和炎症,时间长了还可能会引起恶性病变。
有专家认为,一些食道癌的发生可能与烫食直接有关系。烫食习惯还会破坏舌面的味蕾,影响人的味觉神经。
吃烧烤时,喝什么?
吃烧烤的时候,喝什么饮料呢?因为烧烤比较油腻,占胃,所以,不建议大家去喝碳酸饮料,啤酒之类的饮品。吃烧烤时,最好在饮品是大麦茶、橘子汁、柠檬汁、烧酒和酸奶等乳酸菌饮品。
大麦茶
大麦茶是将大麦炒熟后在经过沸煮而得,闻起来有浓浓的大麦香味,它不但开胃还能助消化,特别适合老人儿童饮用。
橘子汁、柠檬汁
因为烧烤吃起来的时候会比较油腻,喝一些果汁之类的饮品,可以排除胃里的油腻负担。
酸奶等乳酸菌饮品
酸奶里含有乳酸发酵成分,烧烤之前喝一些有助于开胃,烧烤后喝,有帮助消化。
烧酒
吃烧烤,无论是韩国烧烤还是普通的中式烧烤,韩国烧酒绝对是上好的辅佐饮料,完全不会比啤酒差,因为从度数,入口等方面来讲,韩烧不像啤酒那样占胃容积。
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说:
“一个真正的茅粉,
要是连《茅台时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