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分享的美文是简媜先生的文章《初次的椰林大道》,文章描述了作者学生时代很喜欢的椰林大道,初看是描写风景,其实是以此为媒介,来纪念作者在台大的一段时光,一段无比留恋的年轻岁月。
初次的椰林大道
椰林,像两支军队,以标准的立正姿势,凛然的英雄气概,耸立于大道的两旁。第一次踏上大道,我便有“阅兵”的感觉。从没走过像大道这样令我胆怯的路,而且还是在天空正蓝、风正大的仲夏下午。
我想,我是椰林大道上有史以来最胆怯的小贵宾了,我真的只走到一半就走不下去了。这也难怪,一双见惯了崎岖曲折、羊肠小径的眼睛,突然一下地看到坦荡荡、直躺躺、高矗着椰子树的大道,怎不倏地心跳加快、胆战心惊呢?
于是,我便真的怯生生地向后转,回到大门口去坐着,任那吹到一半的欢迎号角,变成浑厚的暗笑之原音,任那为我而敲的传钟,不知所措地,敲完二十二响。
以后走椰林大道,心情就轻松多了。渐渐我发觉,其实椰林大道并非如第一眼所见的那么直挺挺、硬邦邦。大道,原有大道之风风雨雨之狂沙;椰林,也有椰林之春之夏之晨之黄昏,以及晚霞掠影、深夜清光,美之种种。春天的时候,椰林大道是最逊色的了,因为比不上两旁情人道的花团锦簇、杜鹃缤纷。
春季里的情人道,是条最罗曼蒂克、最适合同行踽踽的花之小径,而椰林大道则是车来车往、行人匆匆,弄得一身灰衣大敞,也吹不来片片杜鹃别襟上。春天,真是偏心啊!但是,当有一天,我坐在大道旁斜靠着椰子树翻书时,偶然地抬头看看天空,突然,我懂了。原来啊,椰子树们是在天空中和春天打招呼的,难怪我看不到,而且椰子树的心肠也是令人感动的,他们从空中把最细最柔的春风春雨给筛下来,去吹遍淋遍满城杜鹃花红。所以,当春天的影子在花心之最深处时,就是花朵的影子在灰衣之最温暖处时。
于是我明白,椰子树原是很粗犷,也很柔情万千的;原是很英雄,也很浪漫的;原是很个人的样子,其实很细心地照顾着花呢!大道的清晨,令我深深地记忆着,我相信我会记一辈子。
初春的某一个早晨,我的室友打开窗户,很惊讶地叫醒了我;我探头一瞧,也吓了一大跳,窗外灰茫茫的一片,连最近的木瓜树都看不清楚。那般浓的雾,在台大还真是少见。
于是,我和她兴奋地下楼去。浓雾中的校园,该是怎样的意境?!我想,我没有办法去描写走在雾中的大道上那种难以言喻的感觉。有点像梦中,眼前是灰雾弥漫,身后是漫着浓雾。大道上只有雾,只有我和她,只有似远似近的跫音在雾中散来散去。禁不住回转身来望一望所来所往。来处是雾、去处也是雾。把双眼轻合上,只觉得,如在梦之梦中、幻之幻中;如在天外之天、地外之地。只觉得,来处不知、去处不知、身在何处不知?渐渐睁眼,隐隐约约见前面有一黑色身影,仿佛在近处,又仿佛在远不可及之远处。我不知前行者是远是近是人?后行者亦不知是真是假是我?又行,远远传来一阵阵鸟声,断断续续,但清脆可闻。鸟声忽而在右、忽而在左,又似在前、又似在后。穷目不见鸟影,但闻其声。若非在仙境,又在何处?若非游于太虚,又在何处?天光渐明,只见阳光自那云层雾幔中挣脱着要出来,却怎么也破不开雾浓云厚,便只好隔着雾幔,鸟瞰大地,忽显忽隐了。
我恍惚之神初定,回首望她,只见她衣上、襟上沾满微露,而她,亦莞尔笑我,眉上、发梢满头雾水。大道的黄昏,是另一番陶醉,像一首适合大声唱的歌,像一大杯加了冰块的冒泡啤酒。
那一次,我借了脚踏车去办点儿事,回来时骑到一半路,忽然想轻轻松松地把大道辗上一遭。于是我就掉头,从振兴草坪开始骑起,疯疯癫癫地“蛇”行了起来。大道上人少,所以我敢大胆地从左边情人道穿过大道弯到右边情人道,再从右边情人道穿过大道转回来,就这样弯来弯去,心里欢乐。
两脚有一搭没一搭地踩着,慢慢享受晚风从发间过境的那种舒服。嘴巴张大着,虽然唱不出什么好歌来,随便哼一通也是很有意思的。徐志摩说,他曾偷尝过不少黄昏的温存。我没他那么风流,我是偷尝了一大口黄昏爷爷的啤酒的那种快乐与畅怀。若说到夏季最末期有风的椰林大道,那真是充满着迷人的夏威夷情调。阳光,总是不需吩咐便洒下一大把的。第一棵椰子树,把部分叶的影子投在第二棵树干上。第二棵椰树,也毫不吝惜地用叶子去为第三棵椰树挡一些些阳光。风,开始去和叶与影嬉戏,树梢便把窸窸窣窣一阵大一阵小的笑声广播出来。
我在想,从现在起我得好好地留意是哪一丛花哪一棵树要办喜事才行。于是,我开始很不清醒地坐在教室,心,老早就跷课了。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有一条大道去收集年轻时候那些热烈如雨点的脚印,去谱下疯癫时乱吐的音符,也去存档日常生活的只字片语,断简残篇。我的心中也有这么一条大道,那是我年轻岁月种种美丽种种天真的储藏室。那儿保存着小小年纪时,辞句鲜嫩的诗之原稿,也有情书若干,以及不可思议的极喜极怒极乐之若干。而我的大道上更有两排高大的大王椰子,把天空撑得愈来愈高、愈来愈蓝。
于是,湛蓝是封面的颜色,白云是拭净的布,雨是洗尘的水。然后,风去烘干,太阳去晒亮。
于是,我的诗词原稿、情书若干,便不易发霉,不会有书蠹。
于是,我便永远年轻。
简先生的文字总是如此细腻,触人心弦。回过头再读,才能顺着她的笔触接触到她诗般的情怀。天空正蓝,风正大的仲夏,台大,高大的椰林,以凛然之英雄气概,耸立于大道的两旁。这篇文章摘自简媜的《水问》,正如作者所说,《水问》里的每一段故事,每一折心情,每一个句读,我是再也写不出来的。哪怕仅仅是花的朵影、叶的凋图、情的沧浪、人的聚散,这些都是远逝于不回头的光阴洪水里,我变成了涯岸送行的女子,千万难。悬崖年少,毕竟也是一步一步攀越了,这些都是生命的恩泽。许多个将夜未夜的晚上自己散步着,升起了淡淡的蓦然回首的暖意,心里是感恩的,不只是对人面对知识,对季节,更多时候,是对那磅礴丰沛的生命之泉。
--夏天无
图文|夏天无
编辑|陈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