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讨论中央正在推进的机构改革问题。
这让人想起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里讲到的“精兵简政”。
这是不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到“精兵简政”?
不好说,但这里讲的印象最深刻,号令力最大。
毛泽东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段话说明,“精兵简政”是一个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应该还是一条批评意见。这个有背景,当时敌人经济封锁,辖区经济困难,老百姓负担重,不但精兵简政,八路军不开展大生产,自已动手,丰衣足食。
因此老百姓有意见,共产党就改正。
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听取人民意见,能不能“精兵简政”?
河南漯河为了土地财政,政府成了拆迁政府,卫生局都半夜三更包片去拆迁,发生了暴力事件,对抗激烈。河南已经有两个地方的村医抗议辞职,他们的费用被克扣。政府财政困难到这个程度,为什么不精兵简政?
年是抗战最困难的时候。《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怎样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精兵简政?
张思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年12月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在一次反六路围攻的战斗中,他右腿先后两次负伤仍强忍剧痛,冲入敌阵,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在长征途中,他曾两度经过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
年11月,部队合并整编,干部精简下派,一些连排干部要去当班长,多数班长、副班长要当战士。张思德调中央警卫团1连当战士,他愉快地服从组织分配。不久,他被调到延安枣园,在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工作的地方执行警卫任务。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警卫工作中,为了保证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有个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经常主动为驻地打扫卫生、铺石垫路、修补窑洞,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他还经常帮助战友补洗衣服、编草鞋、喂战马、挑水烧火、采药防病、站岗放哨,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干好每一件革命工作。
年初,张思德响应中共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到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生产农场,被选为农场副队长。同年7月,进安塞县山中烧木炭。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每到出炭时总是最先钻进窑中作业。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那么,我们今天的官员们能不能脱掉官帽去到生产一线参加劳动生产自食其力为经济建设做贡献呢?
为人民服务(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泽东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老徐茶友社:喝凤凰单枞侃天下,聊过时事再谈茶
牵牛下南海,天赐功夫茶
天象方面进行研究,牵牛下南海当这个宿位发生天象,便认为是本地区的吉凶的预兆。
因此,茶农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许多预测天气指导作业的谚语,诸如:“云盖中秋月,雨淋元宵灯.”预计来年春雨早来临,茶芽早生快发.“雨淋清明纸,日曝谷雨田.”料定谷雨季节干旱,“谷雨茶”收成好.“空心雷,过午雨.”意思是说,上午十一时左右响雷,过中午就要下雨,不宜采茶。“久雨逢庚晴”,“若逢初一或十五不晴,隔一夜也得晴”,肯定天气会转晴。“夕阳照西山,明日蓑衣免穿”,预料明天天转晴等.这些农谚有助于帮助指导茶业生产,防御抗击灾害性的天气,夺取茶叶好收成。
凤凰山地处北回归线之北(即北纬23度53分),距北回归线不远,距南海也不远,受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常年春天吹东南风为主,偏北风少:夏天东南风最多,北风最少:如有北风,便是灾害性的天气,正如农谚云:“三四月(指:农历的三四月)北风早,五六月北风祸”(祸指刮台风,下暴雨),“刮台风,三日风四日雨”.意思是说,刮3天的风,就要下4天的雨。秋天吹东风:冬天吹东北风,因此,温和凉爽,常年平均气温在17~18C之间,所以,素有“夏天无酷暑,冬天无严寒”之称。这恰恰适合茶树喜温喜湿的特性。
潮汕单枞功夫茶就是这样得天时,得地利,得天独厚。
谢谢各位支持。浏览与购买请长按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