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花鼠尾草
1别称
一串蓝、粉萼鼠尾草、蓝丝线
2科属产地及形态
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北美南部。全株被细毛,株高50-9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枝近方形,叶卵圆形至长披针形,长8厘米,宽2厘米,具柄,对生有时似轮生,有粗锯齿缘,花顶生,轮伞形,总状花序,10-16朵花密集,长约20厘米,花萼矩圆状钟形,花朵蓝色、浅蓝、紫色、或灰白色,唇形花上唇瓣小,下唇瓣大,花谢后萼宿存。
3品种简述
鼠尾草属品种繁多,有多个品种,通常称的鼠尾草是药用鼠尾草,按照它们的开花时节、原产地和生长习性,大致分成三大类来说明,即春季开花型、夏秋开花型,多季开花型。
春季开花型:包括药用鼠尾草、林荫鼠尾草、彩苞鼠尾草、快乐鼠尾草、轮叶鼠尾草。这类鼠尾草原产欧洲和西亚,耐寒性好,耐热性相对较弱,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可安全过冬,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要注意排水,防止腐烂。
彩苞鼠尾草
林荫鼠尾草
夏季或秋季开花型:包括粉萼鼠尾草、天蓝鼠尾草、紫绒鼠尾草。这一类型的鼠尾草原产中美洲或南美洲,株型直立,花色鲜艳,花筒修长,花瓣也比第一类醒目。生性强,能耐受炎热,并保持开花不断,北方地区,冬季需要挖出,移人花盆在室内管理,春季再移出室外。
粉颚鼠尾草
天蓝鼠尾草
紫绒鼠尾草
多季开花型:包括深蓝鼠尾草、红花鼠尾草(雪仙女、珊湖仙女)大多来自墨西哥和南美洲。
凤梨鼠尾草
深蓝鼠尾草
红花鼠尾草
还有小编也没弄清,如果有谁是这方面的高手,请分享!
本篇讲的是蓝花鼠尾草
4花语及典故(送花指南)
蓝色鼠尾草花语:理性
5用途
有浓郁的香味,可盆载,做切花。户外连片种成花海很是烂漫,常被误认为薰衣草。
鼠尾草(这里是药用鼠尾草)叶有防腐,抗菌,消炎的功效,曾被利用来治疗霍乱或赤痢。在药用香草中极为珍贵,有“穷人的香草”之称。目前,除了被广泛应用在熏香安神,沐浴美肤之外,还成为美食界花草餐及花草茶的重要角色。
6种植及开花时间
春秋冬播种,花期7-10月
7生长习性
水分:喜湿润排怕积水,应在上盆后浇一次透水,两次浇水间可让基质略干,再浇足水,遵循间干间湿原则,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应注意基质需保持湿润但不要饱和。高温时期忌长期淋雨潮湿,尤其在梅雨季节更需注意。
温度:喜温暖,生育适温为14℃至30℃。当芽刚刚显露,将温度降低至14℃有利于植株生长。不耐霜冻。温度高于30度,花色相对较淡,花期短且花序短,植株易老化。
肥料:粉萼鼠尾草需肥量中等。缓苗一星期左右可施以含硝态氮为主的氮肥倍水液,约20天后,改施以含钾磷为主的复合肥倍水液,每星期施肥1~2次。花前增施磷、钾肥一次。植株根系同样对高盐含量的栽培基质敏感。避免集中喷施高浓度的肥料,合理的施肥方式应该是薄肥勤施。
土壤: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
光照:喜欢光照充足,炎热夏季注意遮阴。
8繁殖及苗期管理
播种、扦插,以春、秋、冬为适期。种子发芽适温20~25℃,种子好光性,播种后不可覆盖,保持湿润,约经10~15天发芽。
亦可剪取成株萌发的健壮新芽扦插于湿润的河砂或细蛇木屑里,可发根成苗。
苗期管理
长出子叶:温度应保持在18℃至22℃,pH值在5.5至6.5之间,种子萌芽需光,无需覆盖,保持栽培基质轻微湿润但不可过于潮湿。避免阳光直射,播种后应对种子进行遮阴。
子叶出现及生长阶段:温度仍保持在18℃至22℃间。适当降低栽培介质的湿度,但仍不可太过于干燥。此阶段根系对高浓度可溶性盐特别敏感,子叶展开后可开始喷施肥料,以50ppm的完全平衡氮肥为宜。
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温度降低为14℃至16℃。空气湿度也需逐渐降低,每两次浇水之间可让基质有一个干透的过程,从而形成干湿循环,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此阶段施肥浓度可增至ppm至ppm。
9修剪
在苗圃定植后,苗高约10~15厘米可摘心一次,花期过后,若施予强剪,可望再萌发新枝,重新生长。
10容易发生的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高温时期忌长期淋雨潮湿,尤其梅雨季节应注意。
病虫害较少,注意防治,每7-10天喷一次倍的多菌灵或百菌清杀菌。每10-15天喷一次0倍敌杀死或倍敌敌畏防虫。
11其它注意事项
花有清香,易吸引蜂蝶,可自花授粉。种子成熟要及时采摘,不然易掉落。
切花时间选择:当茎干强健及花穗上有30%的小花苞刚开始开放时,即可进行切花生产。切花后应摘除基部的叶片并立即将花穗置于水中。瓶插周期为10至14天。
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