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不听

每年这个时节,都特别想去山林里看看“卷耳不听”,感受植物带给我的启示与记忆。只是人越来越倦怠,等我今天去草丛里想寻找铁芒萁的幼叶,竟然一个也不见,它们全都张开了叶子,在暮色里的我,只能怅然着。怅然的,其实还有越来越淡的心,那种无法描述的,就像错过的蕨类幼叶。与小昵说起人生的意义与人类的孤独,她也同感,幸好有她同行,我们后来在山畔一大排的爬藤月季中淡忘了寻找的失落。我知道植物的名字,大概是高中的地理野外实践课上,地理王老师带我们去田塘那边的山脉上实践学习,从那以后,我知道了铁芒箕,它无处不在,所见范围之广,几乎在背阴潮湿的缝隙里,都能看见。后来偶尔回到老屋,去久无人住的老屋门前探访儿时的记忆,也能看见铁芒萁在长着青苔的古老砖墙里生出一两叶,芒萁与苔藓朝夕相对,好像一对情侣。与高中的记忆遥相呼应,所见与记忆相撞,便久久难忘,铁芒萁是打开我对植物热爱的一串钥匙。记忆里唯一的植物,虽然平凡而常见,羽叶似合欢,我却对它怀有深厚的情意,因为后来对植物的热爱,追根溯源,大概在不起眼的铁芒萁身上。前几年想多知道一点大自然,翻了很多植物图谱,对身边常见的植物大多能说出其名。以前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怀有青春的热情,一脸天真吧,大概也是如今这样的日子,去山林里看风景,那会儿刚好雨后,成片的铁芒萁正张扬着它的嫩茎,在春风里屹立。铁芒萁尚未展开的嫩叶卷曲着,像一颗颗小螺丝,让路旁正在炫丽绽放的“夏天无”黯然失色,卷曲的小螺丝嫩叶艳压群芳,我指着那些像蕨菜一样的小螺丝对同伴说,瞧瞧这些铁芒萁,第一次看见这么多未完全张开的样子,真是太震撼。扑面而来的小螺丝,甚至卷走了留存内心的不适,如今回想起那样的山路,心知肚明却无从言说的落寞,都卷在小螺丝里,让我享受并一直愿意去记得的,都是那个像小螺丝留给我的叫铁芒萁的小耳朵,像小螺丝小耳朵一样的“卷耳”特别像随身听的耳机。同伴带着耳机听歌,不听自然的声音,我在春风里看着卷耳,蕨类卷耳后来有一个很佛系的名字叫“不听”,不听这个名字,就像赋予这个小耳朵的主人,更像当下大多数人需要奉行的一种生活态度,寓意很深。“不听”不仅是一种植物的隐喻,更像对过去纯真年代的天真怀念。这些年我才明白“不听”的深意,它时常在耳边回荡,提醒在热闹中保持安静,在复杂中减少频率,只要没有太大的索取,不听是最好的状态。因为实际上我们真正需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cd/8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