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典中儿童用中成药收载情况分析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收录中成药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种,儿童可用的制剂数为。其中60种是儿科专用药,名称中基本都有“儿”、“小儿”等描述;明确儿童禁用的18种,详细种类见表1。另外,儿童成人可用的种,其功能主治中有关于儿童用的相关表述,但部分药品的描述不够清晰,下文具体说明。
表1.酌量儿童可用和儿童禁用的中成药
上述儿科专用药按剂型则可分为颗粒剂17种、口服液13种、糖浆剂8种、丸剂8种、片剂6种、散剂3种、胶囊剂2种和茶剂1种;涉及适应证主要为咳喘咳嗽、消化不良、风寒感冒、发烧发热、腹胀腹痛等,适应证对应中成药数量见图1。
图1.适应证对应中成药数量其中,咳嗽是儿童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也是儿童呼吸专业门诊常见的主诉与症状。据统计,每天就诊儿童中有70%~80%是发热伴咳嗽或单纯咳嗽;另一方面,数据显示,防治咳嗽的医院广泛使用[1],故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合理辨证选用儿童中成药的市场需求不小。药典收载儿童用中成药的用药合理性分析在个儿科用中成药方剂中,有67个含有毒性的药材的中成药,占30.04%,都是按照传统的年龄方法计算患儿的用药量。儿童作为一个具有特殊生理特点的群体,由于其正处生长发育期,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尚未完善,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敏感性较强,极易发生药源性危害,故更应进行相关研究,对用药剂量的描述进行规范。表2.儿科用中成药含毒性药材的方剂统计毒性药材
制剂
马钱子
伤科接骨片
巴豆霜
胃肠安丸、保赤散、七珍丸
洋金花
止喘灵注射液、恒古骨伤愈合剂
雄黄
小儿化毒散、小儿惊风散、安宫牛黄丸等19个方剂
朱砂
小儿百寿丸、瓜霜退热灵胶囊、香苏正胃丸等26个方剂
全蝎
牛黄镇惊丸、牛黄千金散等9个方剂
蟾酥
牛黄消炎片、痧药、六应丸
蜈蚣
癫痫平片、医痫丸
制草乌
三七血伤宁胶囊、小金丸、小金片、小金胶囊、复方夏天无片
制川乌
中华跌打丸
蕲蛇
复方夏天无片
白附子
抱龙丸、医痫丸
木鳖子
小金丸、小金片、小金胶囊、中华跌打丸
罂粟壳
枇杷止咳胶囊、强力枇杷膏(蜜炼)、强力枇杷露
鳖虫
伤科接骨片、骨折挫伤胶囊
山豆根
云香祛风止痛酊
猪牙皂
小儿解热丸、克痛痧胶囊、癫痫平片、医痫丸
北豆根
小儿清热止咳合剂(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
绵马贯众
抗感口服液、抗感颗粒
鹤虱
化积口服液
苦杏仁
儿感退热宁口服液、小儿清肺止咳片、凊气化痰丸等14个方剂
收录至版《医保目录》儿童用中成药为临床常用药物,其中含毒性成分药品的34种,其中11种为非处方药(OTC);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标注“尚不明确”的占比分别为74.67%、78.67%、21.33%、65.33%[2]。这极不利于药物联用,未来的中医药朝着规范化发展,类似的问题亟待解决,而且不止儿童用药,这一点也是所有中成药的共同问题。
现在药典收录的儿科中成药尚存在较多问题。首先种类较少,应适当考虑结合临床急需和中医优势病种,鼓励儿童中成药的研发,必要时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其次功能主治描述尚不规范,且对儿童酌量可用的中成药缺乏清晰的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指导,需要建立用药标准或规范进行统一,保障精准用药。[1]刘子馨,胥淑娟,李磊,等.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儿童咳嗽中成药的情况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7(17):-.DOI:10./j.cnki.syfjx.1248.
[2]高悦,江军飞.《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目录(版)》儿童专用中成药现状调研[J].儿科药学杂志,,28(04):4-7.DOI:10./j.cnki.jpp.2-X..0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