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异香游

随缘跟众人去了一次武夷山,却意外的体会了一场幻香之旅。回来时还有点犹疑不定,问自己,我真的经历了吗?

天游峰下,一株株梅,都有二人高,花分五瓣圆圆正正的一层一层扣,树下青砖细细碎碎的铺了一层花瓣,同行人说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场景。我独在水边的一棵白梅下站了一会儿,因为香,这棵梅特别的香。不知为什么没闻到红梅香,只有这株白梅,站在树下,觉得细细的香味落了一头一身。

梅有香不算奇,奇的是我闻到了茶香。一点茶香不算奇,我闻到是满山谷的茶叶香,一种茶香不算奇,我闻到了很多种,以至我回来后还在问:“我闻到的真的是茶香吗?”女儿不耐烦地回答,不是茶香是什么,有什么香味能着行走变动呢?

“大红袍”这个景区是众亲朋推荐的。听名字就知道是茶园,没太大兴趣随众进去吧。一进去,居然是个狭狭的山谷。谷内一排排茶树在层层石畦之上,一条石径,沿山涧而行。山谷很窄,不过能容十来人并肩而行,石径只仅容二人错肩。茶树不高,刚及膝,老枝老叶,并无春天的绿芽绽放,我却闻到了氤氲的茶香。幻觉?在没有开水冲泡茶叶的情况下闻到了活鲜鲜在茶园的茶香。

默默前行一段,走到谷中开阔的一块空地。茶畦里多了一株一人多高的枸骨树,树叶苍翠可爱,构骨树每片叶有五刺,可以做苦丁茶,这是这出现在茶园的原因吧。

趁前面同行者停下来,我问“你闻到了茶香吗?”她先没有回答,行走十几米后肯定的告诉我,她也闻到了。

茶园里没见茶花一朵,也许是常期修剪的原因。山谷中偶见两株过人头的山茶花树,一株是红的,大朵大朵的开着,一株是粉的单瓣。山茶花艳而无芳,这满谷的香气不会是它们散发出来的。

枸骨树下的茶叶树标“水仙”,这里的茶香比山谷口的香气清扬些。谷口的香气团团的,而这里的香气清新飞扬,是茶树品种不同吗?

随着石畦转折,香气也逐渐变化。岔口后路渐变陡,拾阶沿坡而上,香气也变得生动浓烈了,带着种新姜刚切开瞬间扑来的气息,行二十米后带点桂香暗袭的柔和,新姜般的热烈却还在。是前行美女身上的香水味?我快步超过了她,香气仍袅袅绕鼻;路旁有小男孩子在用力攀折树枝,我闻到的裂开的般的香气是掺了新折树技的气息?

路折向下,回望层层茶畦,无论如何也拍不出茶园的层层翠叶,娓娓茶香。路伴溪涧而行,涧中水快枯,飘着落叶叶,鱼躲哪去了呢?这么想着转到了回去的方向。这里和刚入谷口一样,一条石径,几畦茶,香气却带着薄薄的尘土味,是被游人踏出来的吧。

看看时间,快5点了,金色的夕阳照在谷顶的山峰上,大半个山谷却在阴影中。每天下午3、4点,是一天温度最高的时候,狭狭的山谷,如深色黑釉杯,就着金色的阳光一冲泡,满园的香气就出溢出来了,这就是我能一路闻香的原因吧。

这种香气,徐徐淡淡,设夏天新修草坪的青草香气浓度值为10,春天雨水打在泥土上的香气值为5,夏天的荷香浓度值为6,山畔梅香值为4,山谷中的茶叶香值只能为1-2。那一点淡香从入谷就绕在身边,却又随着茶树品种,环境变化而改变。以谷为杯,以阳光为沸水,用鼻品茶一盏盏。这也算是人生的一种奇幻。猝不及防,品了下午茶。

顺着茶畦走出山谷,同行的人都不见了,只有两个孩子和我在一起。等了一会儿,打电话才知道,他们进入景区更深处又有美景,而我竟不知不觉随茶树走出了山谷,可惜,这只能算我半个异香游了。

武夷不但产茶,还产好茶具。黑釉的茶碗称建盏,国宝级的釉色叫“灰背天目”。看这种茶具就想到日本茶道中的茶具要先点上水,在水的滋润下发出神奇的光泽。

所有茶树前的品种介绍牌子上都有“无性”两个字,是指用茶树用扦插方法繁殖的,直接用选中的茶树作为母树,用它的枝条来繁殖茶树苗,可以杜绝种子繁殖中的变异,保证茶树纯正的香味。现代的种植可以取一片半片叶子水培就能繁殖。

南丰桔子如果能像武夷岩茶一样严格的进行品种筛选,我们肯定能吃到更好的南丰蜜桔。

另外说再多说一句,不是每个人都能闻到我闻到的香气。

点击右边







































共抗白癜风你我同行
白癫疯能吃枣子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gj/1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