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疗效探讨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的历史应用和

摘要:为进一步响应国家对中医药重点推行的号召,发挥中药疗效,提倡在传统饮片汤剂以外注重直接口服散剂这种中药工艺形式。直接口服散剂指原药材或饮片打为细粉,不经过煎煮,直接用水或其他溶媒送服的方法,分为吞服和冲服两种,适宜于贵细药、动物类(虫类)药、部分不耐煎煮类药及其它汤散皆宜四大类中药。

前言

中药工艺指中药经过特定的加工炮制,以汤、丸、散、膏、丹等不同剂型作用于机体的方式。历代医药学家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对中药工艺的选择极为重视。

《神农本草经》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浸者,宜膏煎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陶弘景亦指出:“又按病宜服丸,服散,服汤,服酒,服煎膏者,亦兼参用,以为限制。

虽然中药大多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与矿物,发展至今己有万余种,但每味中药因产地、采集、储藏、炮制等的不同,以致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功效各异,根据药物类别选用不同的工艺,才能更好地发挥药物功效。

目前临床上中药工艺基本上都采用传统汤剂或者配方颗粒,而其他中药工艺形式逐渐减少。临床实践中发现,直接口服散剂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药剂学也进一步证明了中药直接口服散剂工艺在动物和人体上具有不同的代谢、排泄、吸收与分布特点。传统汤剂乃现代中药工艺的主流,而在临床上有相当大一部分中药更适合于直接口服散剂,应加以重视。

中药直接口服饮片散剂的历史

“直接口服饮片散剂”的应用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说明,《伤寒杂病论》中内服散有38首,且大部分方剂为直接口服饮片散剂。如《伤寒论》中瓜蒂散、半夏散、四逆散、牡蛎泽泻散;《金匮要略》中瓜萎牡蛎散、当归芍药散等。

此后直接口服饮片散剂在各个时期皆有所继承与发展,如《卫生宝鉴》的九仙散,《本草衍义》的桑螵蛸散,《集验良方》的诸葛行军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消风散、清神散,《鸡峰普济方》的芍辛散,《证治准绳·类方》的瓜萎根散,《伤寒瘟疫条辨》的升降散,《景岳全书·新方八阵》的玉泉散,《温病条辨》的薏苡竹叶散,《宣明论方》的鸡苏散、桂苓甘露散,《证治准绳·女科》的海蛤散,《医学心悟》的止嗽散,《活法机要》的金铃子散等。

近代张锡纯、曹颖甫等医学大家都对直接口服饮片散剂有一定的运用,如张锡纯以生肌散治疗皮肤溃烂、伤口不愈合顽固症、糖尿病坏疽、褥疮等急慢性骨外溃疡感染。

适宜直接口服饮片散剂的中药类别

1

贵重药具有特殊的疗效,无法用其他药物替代,而价格又相当昂贵的名贵药材称为细料药,如紫河车、人参、川贝母、熊胆、三七、灵芝等。

采用直接口服饮片散剂的形式服用细料药,主要目的在于节省药材量,最大化的高效利用。以川贝母为例,其煎服需用6-9g,且川贝母质地坚硬需单煎2小时以上,而研粉服用仅需1-2g。《药性论》曰川贝:“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现代制剂还以川贝母为君药创制了蛇胆川贝散。服散既节省了药材,又节省了煎煮过程的繁琐。

2

动物类(虫类)药动物类药,指药用动物的干燥全体,除去内脏的动物体或部分,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生理或病理产物及虫类加工品,尤以虫类药为代表。

虫类药乃血肉有情之品,补益与攻伐之性皆佳,补益能起到培本固原之功,如蛤蚧、水蛭、鸡内金之类。

动物类(虫类)药采用服散基于以下几点考虑:①动物类(虫类)主要成分多为动物蛋白,高温煎煮容易破坏其生物活性,降低疗效;②动物类野生资源少,人工饲养周期长、费用大,服散可以节省药材,避免资源浪费;③便于携带及服用。对于动物类(虫类)药的工艺形式而言更适用于服散,如《本草衍义》的蛤蚧散、《痘疹传心录》的河车散等。

举例如下:水蛭,咸、苦,有小毒,能破血通经、逐瘀消瘤。《伤寒论》运用抵挡汤治疗瘀热互结之证,以水蛭30个,相当于实测重量的g,采用煎服的方法如此大量才能起作用。相关动物实验发现,水蛭粉在抗凝血、抗血栓等方而优于传统水煎液,且水蛭1/2剂量的散剂抗凝效果优于汤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水蛭中主要含有水蛭素,已是迄今为比发现的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但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容易失去活性,故水蛭水煎剂一方而存在失去活性的可能性,另一方而也存在煎煮不充分、煎不透的情况。

近代中西医汇通大家张锡纯提倡生用直接口服饮片散剂,其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言:“近世方书,多谓水蛭必须炙透方可用,不然则在人腹中能生殖若干水蛭害人,诚属无稽之谈。曾治一妇人,经血调和,竟不产育。细询之,少腹有瘤瘾一块。遂单用水蛭一两,香油炙透,为末。每服五分,日两次,服完无效。后改用生者,如前服法。一两犹未服完,瘤瘾尽消,逾年及生男矣”。现今大量临床实践也发现,水蛭炙用效减。

3

不耐煎煮类药不耐煎煮类药,或不耐高温,煎煮使药物有效成分变性,或不宜久煎,久煎易使药物活性降低,或药物含有挥发性成分,煎煮有损药效成分。

不耐高温药。如鸡内金,具有消食健胃、化坚消石之功,主要含有胃激素、角蛋白及各种氨基酸、微量胃蛋白酶等,而胃激素、蛋白酶遇高热易于破坏,故以生用直接口服饮片散剂为佳。张锡纯曾治一患者,“腹有积聚,久治不愈。予生鸡内金三两,柴胡一两,共为末,每服一钱半,日服三次,旬余全愈”,可见鸡内金生用直接口服饮片散剂效专力宏。

其余一些不宜久煎药,尤以泻下类药为代表,如大黄,传统用药亦多将此类药后下或打为散冲服。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泻下的主要成分为结合性蒽醌,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大黄的泻下成分结合蒽醌遭到破坏而显著减少。

4

汤散皆宜的中药,但直接口服饮片散剂效果更好的药物。汤散皆宜药,指既可煎汤以传统汤剂形式也可打散以服散形式服用的中药,如天麻、陈皮、何首乌、丹参、白及等。

白及在临床上具有收敛止血、清热利湿、消肿生肌之功效,白及粉末入药历史悠久,用于治疗肺伤咯血、衄血、金创出血、痈疽肿毒、汤火灼伤、手足皲裂等。

宋代以后白及粉末大多与其他中药混合,以直接口服饮片散剂的形式应用,而且在功效主治方而得到扩大;-年版《中国药典》中关于白及的用法均可粉末入药;《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及各地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也阐述白及研粉吞服,用于主治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白及粉末在现代临床用于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炎、应激性溃疡等症状的治疗。

又如天麻,天麻是平肝息风止痉的名贵中药,其药用历史达多年。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传统中药古籍记载天麻应久煎。现代利用梯度洗脱的方式研究煎煮时间对天麻成分溶出的影响时发现,煎煮前2h内天麻素的溶出量及总成分溶出量均较少,在煎煮的第3h内天麻素及总成分的溶出量显著增加,在煎煮3h时达到最大值,随后煎煮时间延长,煎出量不再增加,说明天麻药物选择煎煮3h最佳。因此天麻在使用时直接口服饮片散剂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生物利用度,方便服用,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基于传统饮片汤剂以外的直接口服饮片散剂自古有之,并为历代医家所提倡与大量运用。对古今医家直接口服饮片散剂的应用情况梳理,并结合现代临床与药理研究,归纳出适宜直接口服饮片散剂的中药,以其能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及加快直接口服饮片散剂剂型的推广应用。

1.兰茂药业中药饮片在医保、基药、农合目录、可报销;

2.不招标、挂网、药事会讨论,不进行二次议价,自主定价,空间巨大;

3.不执行药品零差价,不占药占比,医院评审达标;

4.政策扶持,长线品种。

兰茂药业

直接口服饮片系列

1、国家医保、农合、基药。

2、医院自主采购。

3、不占药占比。

4、不执行零差价。

5、品种多。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哪家看白癜风的医院较好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gj/3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