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m.39.net/pf/a_4830977.html
河南商报记者郑超/文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白周峰/图
在去年的抗疫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作为中药大省,传统的中医药发展如何应对新时代的挑战?
1月17日上午,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前,省政协委员、河南中医院副院长郑福增走上“委员通道”,讲述了中医药抗疫的故事。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作为一名奔赴武汉一线的医生,郑福增亲历了这场抗疫斗争。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全方位参与,“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
郑福增介绍了两组数据:一是河南省例本地确诊病例中,应用中医药例,参与率高达99.14%;二是郑福增所医院,共收治例新冠患者,全部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无一例转为重症、无一例死亡。
医院,有三位患者令郑福增印象深刻。
这是一对60多岁的夫妇和他们30岁的儿子,三人都感染了新冠,这位母亲平时脾胃不好,加上有焦虑情绪,出现了胃痛和失眠的症状,身体状态非常差。
对此,郑福增和工作人员给予针对性辨证用药,调理脾胃,同时配合耳穴压豆和心理疏导,两天以后,母亲胃痛消失,失眠也慢慢转好。
但是,儿子不相信中医,不愿意服用中药,郑福增反复和他交流,尤其是在他母亲的影响下,逐渐开始接受中医治疗,最后一家三口康复出院,三口人也由此变成了“中医粉”。
郑福增表示,事实证明,中医药抗疫有药可用,确实有效,用综合疗法加速病情康复。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但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西医发展存在着严重不平衡。尤其河南,作为1亿人口的中部大省,中医药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相比还有距离。
郑福增举例说,截至年底,河南拥有中医师的数量为7.34万人,平均每千人口只有约0.7名中医师。另外,在中医药投入方面,年省级预算卫生健康投入是47.28亿元,中医药占比只有6.03%。
为了重新焕发出中医事业的生命活力,郑福增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在创新中寻找出路,才能突破中医发展瓶颈;二是利用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为中医服务,提高和发展中医药的核心竞争力,注重临床疗效和科研产出;三是遵循中医药规律打造政策环境,增加中医师院校培养数量,鼓励师承培养模式,优化医保支付对选择中医服务的支持作用,更好地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为健康中原服务。
(河南商报编辑施尚景吉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