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喝凉茶,有的人会腹胀、腹痛不已,而有的人则无明显不适,但是夜间却睡不着觉;
同样是治咳嗽的药,有的人服用后很快就康复了,而有的人服用后却病情加重了;
同样是吃人参、红参,有的人可以从中吸收大量养分,而有的人却身体发热,甚至流鼻血;
……......
同样是人,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一句话:体质使然!
今天,中医名家刘建荣将结合他多年的临床经验,跟大家谈谈痰湿体质如何养生!
刘建荣:郴州市名中医,中医药协会秘书长,保健协会副会长,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30年临床经验,擅长各种慢性病的预防与调理。
★痰湿体质是酝酿现在所有生活方式病的最大温床和土壤,在此基础上,人很容易血压高、血脂高、动脉硬化、糖尿病、中风等。
★什么是痰湿体质
痰是广义的痰:就是没有用的津液,没有用的废物,气血化源,水谷精微在代谢过程中的一个半成品。他本来应该化气血,但是它加工到一半,它停下来了,这就是痰湿、废物。没有用的东西。狭义的就是呼吸道排出来的这个痰。
水谷精微在代谢过程中不畅顺,产生的半成品叫痰,痰就是津液的堆积,津液、水液不能正常发挥它的作用,痰湿体质实际就是体液在人体的这个代谢过程不顺,它比较停滞,就像河流里面污浊较多,水流缓慢。
痰湿体质的特征
1、外形
“胖人多痰湿,瘦人多内热”,痰湿重的人容易发胖,发胖的人通常是痰湿体质,这个在临床实践中很常见。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痰湿重的人经常身体沉重、比较笨重,脚步特别沉重;痰湿重的人坐的时候一屁股就坐那,显得很笨重,坐在那就不爱动;
痰湿体质在饮食上有一种习惯,多数爱吃偏咸的东西,爱吃香浓的东西,口味偏重。小便经常是浑浊的,即小便解出来不清晰,如果小便清白,像白开水,这是阳虚;正常的小便是淡黄色的、清澈的、透明的;如果小便时浑浊的起泡沫的,这是痰湿的一种表现。
2、神方面
痰湿体质的人反应会慢一些。经常头昏,头重。假如你到了中年以后,经常头昏,头重,想睡,注意,这就是向痰湿体质转化的一个表现。你吃完以后,脾胃消化不好,饭后就会胸闷又头昏脑胀的,这个就要注意了。(反应慢:眨眼都比别人慢半拍)湿气它有一个特点,它粘滞,在你形体上有特征反应,在你的功能上有反应,在你的神方面也有反应。
痰湿体质形成原因
1、先天遗传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代谢疾病、生活方式病等,除了生活方式上,它有很明显的家族史,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高脂血症等等。
2、饮食
长期的口味偏咸,吃盐太多是促生和加重痰湿体质一个非常重要的饮食因素。
年轻的时候吃太多冰冻寒凉的东西,这样会促生和加重你的体质偏颇,比如
说会加重你的阳虚体质,会加重你的气虚体质,也会加重你的痰湿体质。吃冰冻的东西太多,就伤脾胃,伤了脾胃有的人就表现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你脾为被伤后,就会气血化源不足,它就在那生痰,半成品,所以他就有一个后果,形成痰湿体质。
3、长期熬夜
只要他长期熬夜,他的舌像就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痰湿壅盛的舌像:舌苔厚腻,久久不退。你如果是长期的舌苔厚腻,久久不退,那基本上可以断定是痰湿体质,湿气很重。所以总是熬夜特别促生痰湿体质。机理如下:你老熬夜,它影响胆气的疏泄,影响到胆的话就会影响到肝,肝接着就影响到脾,它这是环环相扣。
痰湿体质如何养生
脾是生痰之源,它的源头是在脾胃。所以这还是一个好好保护脾胃的问题。但是这个脾胃呢,它有可能是虚,加工能力不行,这时它产生痰湿。还有的是脾胃功能本来蛮好的,你太贪吃了,太贪凉了,太爱熬夜了。脾胃越不喜欢什么,你越给他强加什么。好了,我不干了。干脆不给你运化了。你吃吧,你吃我全部给你化痰湿,我怠工。所以要好好保护脾,它和气虚一样。“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养生原则就是在保护脾胃的基础上适当地再去除湿,适当地梳理气机,让人的内环境尽量地清洁一些。
1、饮食上
控制食量、吃饭要吃七分饱,不要暴饮暴食,速度不要过快,要少吃盐,特别不要宵夜,必须吃早餐(吃早餐是改善痰湿体质、减肥的第一步),饮食宜清淡,多吃偏温燥的或者有祛湿作用的。
祛湿的食物:淮山、白扁豆、薏米、赤小豆、鲫鱼、生姜。生姜非常适合痰湿体质的人,能散湿,暖脾胃,促进发汗,最适合女性夏天来饮用。
用法:泡茶,姜配红糖、枣,煮几分钟,夏天坚持喝一段,情绪稳定,耐热强,肤色好。一般人可以用三四片姜,痰湿体质明显的可以多,放到七片姜,如果你是痰湿体质,又不是太胖你就放三四片就可以了,如果月经不是很好,来的时候淤血快很多,多放点红糖,这样对女性非常好。
“夏日伏阴在里,冬日伏阳在里”。夏天脾胃是虚弱的,气血石外强中干的,气血都是外走,里边反而虚。所以这时我们古人强调,夏天不能贪凉饮,这时候吃生姜可振奋脾胃。
2、生活起居方面多晒太阳,阳光能够散湿气,阳光能够振奋阳气,可以经常洗洗热水澡,最好是泡浴,让全身发红,毛孔开张。泡浴热水澡是小时起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运动出汗特别多的时候,不要马上吹空调。不要马上吹风扇,不要马上去冲凉。因为这个时候最容易外湿内湿相合,非常伤身体。运动完以后一定要汗落了再去洗澡。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之季是阳气生发,能量代谢,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时候,秋冬的时候是潜藏,储存能量的时候,生命就是在年复一年的春夏秋冬里面完成生命过程的。这个是自然之道,你必须春天是升发的,夏天时消耗的,夏天无病三分虚,一定要保证一定程度上的无病三分虚,这个才能保证秋天,冬天进补,进去的补才是好的东西,才能被人体吸收,被人体利用,否则越补越痰湿,夏天一定要让它消耗,如果过度依赖空调的时候,它不汗出,体内的湿气就散发不出去,不汗出,它的能量消耗途径就被截断了。
3、简易方药
党参、扁豆、砂仁、陈皮、淮山、薏仁、赤小豆、白芥子、冬瓜皮、茯苓。都有一定的去痰湿的作用。但是这个药不同,去痰湿的部位不同。比如白芥子,陈皮,主要是去肺部的,上焦的痰湿;陈皮如果和党参、白扁豆合起来,它去中焦的痰湿,赤小豆主要是让湿气走于下。
常用的中成药:参苓白术散、绞股蓝总甙片、陈夏刘君丸、排毒养颜胶囊。
4、穴位按摩通过穴位按摩的方式可以改善痰湿体质。可以经常按以下穴位:脾俞、胃俞、足三里、阴陵泉、水分、神阙。
想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吗?医院体检中心最新引进了一台智能化、自动化中医经络检测仪,检测用时只需80秒,一键获取检测报告,对人体体质进行中医辨识评估,对慢性消耗性疾病和相关重大疾病具有提示预警功能,并提供个性化的调理建议,被誉为“中医CT“,成为郴州市唯一一家拥有智能化、自动化中医经络检测仪的体检中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