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诗词

  中医药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古代史籍浩瀚,诗文精品数不胜数,其中一些“中药诗词”和“中药文”风格独特,构思精妙。这些古人篇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同时,既可以让人感受中医药文化韵味和文学性,也可以领略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历史面貌。

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摘取部分古诗词,与读者共赏!

一、中药入词寄乡愁,念家人

静夜思[宋]·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南宋诗人辛弃疾以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轻粉、粉黛、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4味中药名搭配在一起写了这首词。

二、中药名入家书,情真意切

药名诗

《话离别》

当代长垣马传胜

紫宛话别,合欢树前。

马宝吾友,生地困难。

春吃山药,百合做膳。

夏暑莲子,扁豆为餐。

秋凉胡桃,栗子上盘。

冬寒防风,生姜祛寒。

心莲寄语,送君车前。

两载当归,吾迎桂园。

作者马传胜用八句话,十六个中药名,描述了一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牵挂与难分难舍之情。巧妙的应用春夏秋冬四季中医适时养生膳食的理论,表达出对心上人生活起居的关心及内心相思之情!

本诗既是离别诗也是中医药四季养生膳食理论的代表诗词。

选自《马传胜诗集》

母亲高堂:

  来信郎读(狼毒),今书白纸(芷)。

  知母酸辛,独活空房;夜卧荆芥,日饮豆根。闻之血竭,似剑穿胸(川芎)!

  儿穿山甲,披满天星;苦战生地,绵马贯众。思母续断,难为苦参!

  云母自重,轻粉厚衣;冬当防风,夏避蜈蚣;春食山药,秋尝桂肉。

  常山崎岖,行防滑石,万事细心(辛),不急性子。

  夏尽蝉蜕,示儿当归。天高地黄,儿当回乡(茴香)!

  叩母千年健安!

  不孝儿敬上

  (每句含一药名,共含29味中药名)

三、中药入诗,朗朗上口

四大怀药诗(药谜诗)

当代长垣马传胜

初入河南境内,(怀生地)

恰逢秋英荟萃。(怀菊花)

随友嵩山采药,(怀山药)

骑牛夕阳而归。(怀牛膝)

发表于医药卫生报年9月1日8版

宝塔诗

中药

马传胜

药,

温热,寒凉。

具五味,调五脏。

用之如兵,疾无不恙。

时珍著本草,仲景组良方。

相恶相反禁配,相须相使效强。

宣通补泻轻重记,滑涩燥湿功用良。

本诗作者马传胜巧妙的运用宝塔诗的诗词手法把中药四气、五味、配伍以及功用十法尽数道来。涵盖了中药的重要功能及李时珍、张仲景等中医代表名家。可谓中医功底深厚,诗词独具特色。

“药名诗”起于何时,众说纷纭。清赵翼说:“药名入诗,三百篇中多有之”。几千年来,一些文人学士与中草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借用药名中的字义或谐音,来表达某种特定的含意,让枯燥的草药名给人以闲情逸致与美的享受。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咏药诗《采地黄者》。白居易的诗涉及咏药者多达百首,《采地黄者》是其中之一。作者通过采地黄这一具体过程,把采挖者那种艰辛和痛苦的生活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宋徽宗时户部员外郎孔平仲,字义甫,进士出身,史载其“长史学,工文词,著续世说,绎解稗诗”。在《宋诗记事》中载其写的两首《药名体》诗:

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

钩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

客土依云实,流泉架木通。

行当归云矣,已逼白头翁。

其二云:

此地龙舒国,池黄兽血余。

木香多野桔,石乳最宜鱼。

古瓦松杉冷,旱天麻麦疏。

题诗非杜若,笺腻粉难书。

诗中共嵌入常山、甘草、卷柏、防风、云实、木通、当归、白头翁、地龙、血余、木香、乳石(石乳)、瓦松、天麻、杜若等16种药名。诗人巧妙地运用这些药名,从微观到宏观,勾画了一幅山村野夫居住茅屋、眼望飞云、耳听泉声、安乐自得的闲逸神情。在这“龙舒国”里,松杉参天、野橘遍地、石乳溶洞、麻麦阡陌,好象世外桃源一样,别赋新意,颇有感染力。

药名诗写得最多的,大概当数北宋的陈亚,宋代扬州的陈亚,是著名的文士,又是一位作嵌药名诗的能手,他的嵌药名诗很多,“风雨前湖近,轩窗半夏凉”(嵌入前胡、半夏二种药)就是较好的诗中名句。他的咏牛诗“地名京界足亲知,托借寻常无歇时。但看车前牛颈上,十家皮没五家皮。”中就嵌入了荆芥(谐音)、无蝎(谐音)、车前、五加皮(谐音)四味药。全诗又紧扣咏牛主题,可谓匠心独运。

1、四季

  春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问泽兰。

  夏

 端阳半夏五月天,菖蒲制酒乐半年;

 庭前娇女红娘子,笑与槟榔同采莲。 

  秋

 秋菊开花遍地黄,一日雨露一回香;

 牧童去取国公酒,醉到天南星大光。 

  冬

 冬来无处可防风,白芷糊窗一层层;

 待到雪消阳起时,门外户悬白头翁。

2、怀旧事

 喝马蓝关路,王孙欲断肠。

 风扬桃蕊嫩,露郁李花香。

 志远情难弃,心高意已伤。

 春长山月寂,莫若早回乡。

诗中嵌马兰、王孙、羊桃、郁李、志远、薏芑、常山、茴香八味中药

3、古出塞

 天雄志远忆当年,赤箭长刀镇远巅。

 剑戟如柴胡虏惧,兵声似水银光延。

 休云母念多幽咽,莫感当归写泪笺。

 此夜防风多野火,王孙意气守关边。

诗中嵌天雄、志远、赤箭、柴胡、水银、云母、当归、防风、王孙九味中药

4、燕归梁·药名遥侣

 白纸无情对影单,半夏鹊声欢。

 思君当归理金簪。忍独活,梦西番。

 王孙宝刃,天雄汗血,防风夜披毡。

赤箭射缺玉门关。铁衣冷,思东川。

词中嵌白芷、半夏、当归、独活、王孙、天雄、防风、赤箭、铁衣九味中药

四、楹联巧用药,巧思妙解

自古以来一些文人墨客和医家给人们留下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读来别有一番情趣,令人拍手叫绝。现特辑部分,以飨读者。

有一中药店贴联:“慈姑穿山采红花,走遍生地熟地,苏子过江寻紫草,翻越常山淮山。”此联中巧用10味中药名,极言采药之辛苦,自然浑成,风雅别臻。

  清末湖北名医何九香,母亲病故后悲思万千,遂自题一幅药店门联:“独有痴儿渐远志,更无慈母望当归。”以独特的构思,嵌入远志、当归两味中药名,来寄托自己对母亲的哀思和怀念,可谓真情意切,令人感动。

  有些药店以药联祈盼发达,写得更是妙趣横生,如:“海龙海马通四海,红花红藤映山红。”“琥珀青黛将军府,玉竹重楼国老家。”“降香木香香附满店,黄药白药山药齐全。”

  有些通过药联展现传统者,也是寓意深刻,如:“厚朴继承神农药,从容(苁蓉)配制仲景方。”

  有用药联弘扬医德医风者,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如:“携老,青葙子背(贝)母过连桥(翘);扶幼,白头翁扶(附)子到常山。”也有以联语解说药性医理者,如:“甘草合诸药,绿豆解百毒。”“解表散寒麻桂当先,软坚散结藻布在前。”

一副对联37味中药

  上联:阳春三月天仙红娘子龙骨玉肉首乌容少一点朱砂痣面扑天花粉 头插金银花身穿罗布麻项带珍珠腰挂珊瑚怀抱太子 在重楼连翘百步仰望天南星盼槟榔

  下联:冰雪连天日人白头翁血竭陈皮满面花椒   两撮银柴胡背搓猪牙皂足登棉皮鞋披挂穿山甲颈缠金缨   胸佩琥珀手拄虎杖上常山独活千年欲成威灵仙弃鼠妇

  横联:各有远志

 对联内包括了阳春砂、天仙子、红娘子、龙骨、玉果(肉苁蓉)、何首乌、朱砂、天花粉、金银花、罗布麻、珍珠、珊瑚、太子参、重楼、连翘、百部、天南星、槟榔、雪莲、薏苡仁、白头翁、血竭、陈皮、花椒、银柴胡、猪牙皂、绵萆薢、穿山甲、金缨子、琥珀、虎杖、常山、独活、千年健、威灵仙、鼠妇虫、远志共37味中药。

药联史话(一)

  相传古时一位客人,慕名前去拜访善作“药联”的名医。客人刚到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名医从容笑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进院见竹,赞叹道:“烦暑最宜淡竹叶。”名医不加思索地对道:“伤寒尤妙小柴胡。”客人在院里坐下后,又出一联:“玫瑰花小,香闻七八九里。”名医随口应对:“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客人接着说:“大将军骑海马身穿山甲。”名医答:“红娘子坐车前头戴金花。”客人告辞时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论生地熟地。”医生对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藿香木香。”客人对名医的对答如流佩服得五体投地,两人遂成了好友。

  (二)

  明末清初年间,有位老中医慕名到名医傅青主家拜访。傅氏设宴招待,酒过三巡,老中医起身浏览药架上药物后,信口说道:“红娘子生天仙子,一副生化汤。”傅氏笑着回答:“女贞子产刘寄奴,二包止迷散。”老中医拉开抽斗说道:“白头翁骑海马,赴常山挥大戟,怒战草蔻百合,不愧将军国老。”傅氏尾随而至:“何首乌架河豚,入大海操仙茅,逼杀木贼千年,堪称长卿仙人。”老中医听后,不禁拍案叫绝。傍晚,宴毕送客路上,傅氏说道:“生地变熟地望常合欢。”老中医拉着傅氏的手,依依不舍:“望月乘夜明定来”。

五、耐人寻味的中药诗文

  在《戒庵老人漫笔》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水贼反,自号威灵仙,与辛夷前胡相连结,犯天雄兵,上谓生曰:‘豺狼毒吾民,奈何?’生曰:‘此小草寇,臣请折笞之’。上大喜,赐穿上甲、犀中带,问‘何时当归’?曰:‘不过半夏’。道帅兵往,乘海马攻城,大战百合,流血余数里。令士卒挽川弓,发赤箭,贼不能档,逐走,绊于铁蒺藜,或践滑石而踬,悉追斩之,惟先降者独活,以延胡索系之而归,获无名异宝不可胜计,上迎劳生曰:‘卿平贼如剪草,孙武不能过也’。”

  战斗经过的中药文,暗含水贼、威灵仙、辛夷、前胡、天雄、草寇、穿山甲、犀角、当归、半夏、海马、百合、川芎、赤箭、蒺藜、滑石、独活、延胡素、无名异、剪草等二十几味药名,真可谓短小精炼,独具妙工,读后耐人寻味。

无名氏的《天南星游记》中载有无名氏写的一篇游记,独辟蹊径,别具情趣。记曰:

何首乌,仙茅人,厚朴有远志,年三七,与友白英、石韦、陈皮、秦艽乘地龙遨游天南星。

时当半夏,星上遍布红花、紫草、玉竹、艾叶,千里光闻藿香。

五人合欢归于萝芙木下读百部,骓黄古今,言谈如玉屑,时久果然益智不浅。

又尝穿山甲行猎,舞大戟,发赤箭,斩杀蜈蚣,射死水蛭,活捉蕲蛇,满载鹿茸、犀角、虎骨、熊胆。

唯夏天无冰凉花、冰片,难以久留。

一日,忽思当归熟地,乃敷轻粉,涂铅丹,骑穿山龙而归。

乡人见之皆不相识,原来五人已成白头翁矣。

附录:中草药诗词赏析

《姜黄》

香浓宝鼎透金炉,片子姜黄产蜀都。

蒁药功分原有异,郁金形似岂无殊。

积瘕可破经前阻,败血能消产后汗。

手臂不愁风痹痛,初生疥癣亦堪敷。   

注:本诗出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地黄》

地黄气禀仲冬行,怀庆携来大有名。

温可养荣宜用熟,寒能凉血只宜生。

拌同姜酒脾无泻,食共萝卜发变更。

四物为君八味首,九蒸九晒制须精。

佘医生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可以治愈的么
白颠风早期证状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tianwua.com/xwxw/2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