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109/4756241.html
“西瓜又红又甜是因为打了针”“无籽西瓜里含避孕药,不能吃”“西瓜盖保鲜膜,细菌增长更快”……每到夏天,类似的传言总会被疯狂转发,让爱吃西瓜的人疑虑重重。
中医将西瓜称为“天然白虎汤”,其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也发现,常吃西瓜能起到利尿、开胃、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并且,西瓜从里到外都是宝。
西瓜浑身都是宝
西瓜瓤
除了富含水分,西瓜果肉还含有一定量的葡萄糖、果糖、苹果酸、氨基酸、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说到番茄红素,大家都会想到西红柿。其实,西瓜也是番茄红素“大户”。番茄红素有助改善血管功能,减少胆固醇对血管健康的威胁。
西瓜籽
西瓜籽富含油脂,有健胃、通便的作用,没有食欲或便秘时不妨食用一些。它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压的功效,有助预防动脉硬化,适合高血压病人食用。
西瓜籽中的锌有助男性生殖系统健康,镁有助改善记忆力。整粒吃不方便,可将其打成粉冲服,或直接跟西瓜一起榨汁喝。
西瓜皮
西瓜皮又称“瓜衣”,共分三层:青衣、翠衣、白衣。西瓜表面的青衣刮下来晒干,煎饮代茶,可缓解因气候干燥引起的咽喉干痛。翠衣与白衣的营养价值相差不大,西瓜翠衣即瓜皮中的“瓜肉”部分。
翠衣富含果胶、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可以凉拌或做成西瓜翠衣饮。
西瓜谣言,别信
每逢夏季,不仅市面上的西瓜多了,关于西瓜的各种传闻和谣言也跟着多了起来。下面这些“西瓜谣言”,别信。
谣言一
太甜的西瓜打了增甜剂?
植物只有通过维管束组织才能吸收水分与营养,强行注入只会在微小组织内积累。而且一旦针头进入西瓜皮,就会留下不可愈合的针眼,微生物侵入果肉,不用半天,西瓜就有可能腐烂。随着西瓜品种的不断改良,自然生长的西瓜也会又甜又红。
谣言二
爆炸西瓜都是打了膨大剂
西瓜爆裂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比如有些品种本身皮薄容易裂。另外,西瓜长时期干旱后,突然降雨或浇水过多也会爆裂。当然,膨大剂的不当或过量使用也是引起裂瓜的因素,如在西瓜生长后期使用会大大增加裂瓜的几率。
相反,在坐果期合理使用可提高西瓜坐果率和产量。在瓜果蔬菜上使用膨大剂是安全的。个头超大、畸形、没有果香味的西瓜可能存在过量使用膨大剂的问题,消费者要注意。
谣言三
无籽西瓜是打了避孕药
目前常用的无籽培育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植物激素处理,抑制种子发育;第二种是通过杂交,使原本能够正常产生种子的二倍体植物转变为三倍体植物,阻碍种子的正常发育,同时给予一定刺激,使果实自身产生足够使其发育的植物激素,促进果实形成,无籽西瓜就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
谣言四
女性经期不能吃西瓜
传闻西瓜性寒凉,女性经期不能吃。“寒凉”是古人凭经验的一种总结,现代医学中并没有这个说法。
事实上,只要女性在经期没有出现不舒服的症状,适当吃点西瓜并无大碍。如果经期本身就出现了痛经、腹泻等不适,那就不建议吃西瓜了,特别是冰镇过的西瓜。
四个方法挑好瓜
吃了很多西瓜,你真的吃对了吗?掌握以下几点,让你明明白白吃西瓜。
一要看,选纹路整齐清楚,深浅分明的。
二要摸,瓜皮光滑、手感结实的是好瓜,瓜皮黏或发软则为次瓜。
三要掂,成熟度越高的西瓜,分量越轻,同一品种、体积差不多大的西瓜,越轻的越好,过重的就是生瓜。
四要听,将西瓜托在手中,用手指轻轻弹拍,发出“咚、咚”清脆声,手感有些颤动的为好。
除了这些之外,家有君还要提醒您一些吃西瓜的注意事项:
存放:及时冷藏
没吃完的西瓜不宜久放,常温下一般最多放置4个小时,及时冷藏才安全。超过4小时,应该切掉约1厘米左右的表层再吃。当然,就算西瓜放入冰箱,盖上保鲜膜,其表面依旧会滋生细菌。因此,西瓜冷藏最好别超过12小时。此外,切西瓜时一定要事先把西瓜、刀具和案板清洗干净,最好现切现吃。
禁忌:有些人要少吃
严重口腔溃疡患者、消化不良及肠胃虚寒的人、糖尿病患者、孕妇、正在服用某些中药的人、高龄老人、肾功能不全患者、刚运动完的人等,这些人群吃西瓜一定要注意控制食用量,吃太多易刺激胃肠道、加重肾脏负担。
让生活更舒适